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玄幻小说 > 猫界游侠传

第142章 太皓江上遇若水

太皓倾听着苍谷的讲述,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他微微颔首,沉声道:“苍谷兄所言极是,朝廷必须当机立断,制定应对之策。若因兵力不足而陷入被动,后果不堪设想,对我等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苍谷接过话茬,语气中透露着几分深邃:“叛军之中,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派系林立,争斗不休。据我所知,那卒干领头的周王派系,与夭思丁为首的郑王派系,便对夭思乙的统治心怀不满。”

太皓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哦?苍谷兄在叛军之中竟还安插了密探?”

苍谷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在卢阳城时,我留下了一些忠心的兄弟,他们时常传递叛军内部的消息。此次密探来报,便是关于这两大派系对夭思乙的怨念。”

太皓追问道:“那密探是如何描述这两大派系的不满之情的?”

苍谷缓缓道:“据密探所言,周王派系与郑王派系,原本对夭思乙称帝并无异议。然而,在见到夭思乙的所作所为后,他们开始对其心生不满,意图取而代之。这两大派系之间的争斗,无疑为朝廷提供了可乘之机。”

太皓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如此说来,叛军内部的矛盾,对朝廷而言确是一大助力。”

苍谷叹了口气,摇头道:“然而,这一切皆需朝廷把握时机,果断行动。否则,无论结果如何,受苦受难的总是无辜的百姓。”

太皓深深地叹了口气,望向远方,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知道,自己必须为朝廷、为百姓尽一份力,尽快平息这场叛乱,让天下恢复太平。

太皓突然想起了当初在吐蕃时,雕棠公主曾送给自己一支发簪,并嘱托自己将发簪交给苍谷,因为那是苍谷送给雕棠的爱情信物。可那支发簪太皓并没有带在身边,他便向苍谷说道:“苍谷兄,我在吐蕃时,遇到了雕棠公主的和亲使团,并保护雕棠公主到了逻些城,雕棠公主跟我讲了很多你们之间的事。”

苍谷的眼眸一凝,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力量牵引,他的思绪也飘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雕棠……”他低低地呢喃着这个名字,仿佛是在呼唤一个久远的梦。

“她现在是吐蕃王国的王后,我想,她应该过得很好。”太皓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仿佛是在为雕棠公主的幸福而高兴。

苍谷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情感都压抑在心底。他缓缓开口:“她成为和亲公主的那一刻,我是知道的。但我身处这江湖之中,身不由己,只能默默祝福她……”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遗憾。

太皓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雕棠公主在吐蕃时,曾交给我一支发簪,说是你赠给她的爱情信物。她希望我能将它交还给你。只可惜,我并未将它带在身上,而是留在了千风城。”

苍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化为一抹深深的感慨。他轻轻叹息:“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竟还保留着那支发簪……”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仿佛是在为那段逝去的爱情而叹息。

太皓凝望着远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深邃:“你可知,那支发簪对雕棠公主而言,不仅仅是一件饰品,更是她与你之间那份情感的纽带。每当风起,她轻抚发簪,仿佛能听见昔日你们在江湖上并肩作战的马蹄声,能感受到你们彼此凝视时的心跳。那支发簪,是她的情感寄托,是她心中最温暖的角落。”

“岁月匆匆,人世沧桑,但雕棠公主的心,却如同那支发簪一般,始终保持着那份纯真与坚定。她知,即使你与她相隔千里,那份情感依然如同月光般皎洁,如同流水般悠长。每当她感到孤独或失落,那支发簪便是她心中的明灯,照亮她前行的道路。”

苍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轻笑道:“你这番话,倒是让我有些动容。但世事无常,如今她已是吐蕃赞普的王后,身份尊贵,责任重大。我只愿她能将我忘却,过上属于她自己的幸福生活。”

但是,苍谷的笑容中却透露出几分苦涩与无奈,仿佛是在感慨自己与雕棠公主之间那段未能圆满的情缘。

夜色如墨,酒肆的灯火逐渐熄灭,苍谷与太皓的交谈却如同星光般璀璨,直至深夜方歇。苍谷见太皓神色依旧有些许激荡,便领他至自己的一处清雅宅院歇息。

然而,深夜的寂静并未让太皓的心灵得到平静。他辗转反侧,思绪万千,难以入眠。终于,他起身披上外衣,步出房门,来到院中。月光如水,洒落在青石板上,他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心中的烦躁似乎也随之消散了几分。

他取出随身的剑鞘,轻轻拔剑出鞘,剑身闪烁着寒光。太皓开始演练起《雪猫扑影》和“玖丘剑法”,每一招每一式都如同雪花飘落般轻盈,又如猫儿嬉戏般灵动。剑尖划过空气,发出细微的破风声,与夜风交织成一首优美的乐章。

练剑过后,太皓又轻轻地摆动手势,模拟起《闲猫听海》中的姿态。他的手指在空中舞动,仿佛触摸到了海浪的波涛,感受到了大海的宽广与深邃。这一刻,他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

演练完毕,太皓回到房中,盘膝而坐,开始打坐养息。他调整呼吸,让心绪渐渐平静下来,直至进入了一种空灵的境界。此刻的他,仿佛与世隔绝,只余下自己与天地之间的对话。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时,太皓已经收拾好了行囊。他来到院中,向苍谷道别。苍谷将他送到码头,目光中充满了不舍与期待。

“太皓兄弟,我叔父苍齐本欲亲自为你送行,但因政务繁忙,未能如愿。他昨日已备好宴席,只因我们回来得太晚而取消。我叔父特地让我转告你,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海涵。”苍谷诚恳地说道。

太皓微微一笑,拱手道:“苍谷兄,请代我向苍齐城主表达我的谢意。我路过苍云城给他添了麻烦,还望他不要见怪。”

苍谷回礼道:“太皓兄弟,日后在温川城若有需要帮忙之处,尽管来找我!”

太皓深深地向苍谷一拜,然后转身登上了一艘小船。船帆扬起,小船缓缓驶离码头,向着东方的大海驶去。

在浩渺的江面上,太皓静坐船头,思绪如江水般奔腾不息。与苍谷的相聚仿佛昨日之事,那份重逢的喜悦与感慨,如同烈酒般在心头激荡。苍谷的身影在太皓的脑海中浮现,那份深厚的友情,如同江边的古树,历经风霜,依旧坚韧。

小船在江面上漂泊了一天一夜,终于抵达了荥阳城的边界。船夫告知太皓,前方有更大的船只可搭乘,太皓微微颔首,心知这将是前往温川城的重要一步。

码头上,百姓熙熙攘攘,太皓站在船头,目光如炬。就在这时,一名官兵匆匆赶来,恭敬地邀请太皓前往城主府赴宴。然而,太皓心中却充满了紧迫与决心,他深知自己肩负重任,不能因小失大。于是,他断然拒绝了官兵的邀请,转身走向那艘等候的官船。

那艘官船,宛如一座漂浮的宫殿,金碧辉煌,气派非凡。船上的装饰豪华而精致,每一处都透露出不凡的品味。四名船夫身着统一服饰,精神抖擞;两名婢女轻步走来,面带微笑;而那名抱着琵琶的女子,更是如同仙子下凡,气质非凡。

太皓踏上官船,向众人点头致意。船夫们纷纷行礼,其中一人恭敬地说道:“太皓大人,我等奉荥阳城城主之命,特来护送大人前往金唐城。还请大人稍作休息,我们即刻启程。”

太皓点头致谢,在婢女的引领下进入船舱。舱内摆设精美,香气扑鼻。然而,太皓却无心欣赏,只是匆匆吃了些食物,便准备继续前行。

此时,那名弹琵琶的女子款步走来,向太皓施了一礼,柔声问道:“大人,不知您想听什么曲子?”

太皓抬头望去,只见那女子眉目如画,气质清雅。他心中一动,反问道:“你都会些什么曲子?”

女子微微一笑,回答道:“小女子擅长《霓裳羽衣曲》。”

太皓闻言,心中一喜。这《霓裳羽衣曲》乃是天下绝唱,能得此曲,实乃幸事。他当即点头道:“那就请姑娘为我演奏一曲吧。”

女子轻轻颔首,转身走向船舷边。她坐下后,将琵琶置于膝上,轻拨琴弦。瞬间,一曲《霓裳羽衣曲》在江面上回荡开来。那旋律婉转悠扬,如同仙乐飘飘,令人心旷神怡。

太皓闭上眼睛,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之中。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之中,与世隔绝。当曲子演奏完毕时,他缓缓睁开眼睛,向那名女子投去赞赏的目光。

“多谢姑娘的演奏,你的琴艺真是天下无双。”太皓由衷地赞叹道。

女子微笑着摇了摇头,谦虚地回答道:“大人过奖了,小女子只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而已。”

太皓再次道谢后,转身走到船头。他望着远方的江面,心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他相信,只要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到达目的地。

太皓瞥向江面,目光中带着几分探寻,他转向旁边一位肤色黝黑、目光坚定的船夫,沉声问道:“船工大哥,依你我船速,抵达金唐城需得几日?”

船夫恭敬地回答:“回太皓大人,若我们日夜兼程,无风无浪,大约十日可至金唐城。”

太皓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十日,正好。这十日的江上漂泊,我可不愿虚度。”

他心中已有打算,定要尽情领略这江上的风光,让这趟旅程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他转身回到座位,目光落在那位正在弹奏琵琶的女子身上,好奇地问道:“姑娘,你芳名何许?”

女子轻轻抬头,露出一张清秀的脸庞,声音如泉水般清澈:“小女子名叫若水,是家中阿爷所取。因我生于若水之畔,故得此名。”

太皓点了点头,心中赞叹:“若水,好一个如水般清澈的名字。”

此时,一名婢女款步而来,手中托着一坛美酒,走到太皓面前,恭敬地说道:“太皓大人,这是城主大人特地为您准备的西域佳酿,据说已珍藏多年。”

太皓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他瞥向那坛酒,只见其色泽金黄,晶莹剔透,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他轻轻伸手,示意婢女斟酒。

婢女小心翼翼地为他倒满一杯,那酒液在杯中荡漾,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太皓深吸一口气,只觉得一股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他端起酒杯,轻轻摇晃,只见那酒液在杯中旋转,如同一条金色的龙在舞动。他轻轻一饮而尽,只觉得酒液入喉,如同烈火般燃烧,却又带着一股甘甜,让人回味无穷。

太皓不禁赞叹道:“此酒果然非凡!世间竟有如此美酒!”他心中暗自决定,定要在这十日的旅程中,尽情享受这美酒与美景带来的愉悦。

此时,若水轻启朱唇,手指在琵琶上轻盈地跳跃,一曲《琵琶行》如泣如诉,回荡在寂静的夜空。

她唱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弦音流转,若水的手指在琵琶上快速拨弄,曲调中充满了哀怨与思念。她低眉信手,将琵琶女一生的悲欢离合娓娓道来,仿佛自己便是那琵琶女的化身,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

大弦嘈嘈,如急雨般猛烈;小弦切切,似私语般缠绵。嘈嘈切切,错杂弹奏,宛如大珠小珠落入玉盘,清脆悦耳。若水的手指在琴弦上跳跃,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情感,让人陶醉其中。

随着曲调的深入,若水的脸上流下了晶莹的泪水。她哽咽着继续唱道:“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唱到此处,若水已泣不成声。太皓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他走上前去,轻声问道:“你这首曲子演奏得如此动人,可见你对音律的造诣颇深。但为何你会如此伤心落泪?这曲子又叫什么名字?”

若水抬头望向太皓,眼中闪烁着泪光,缓缓道:“这首曲子名叫《琵琶行》。每当我弹奏这首曲子时,都会想起琵琶女那悲惨的身世和遭遇。她的经历与我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让我感同身受。所以,每当我唱到这些歌词时,都会忍不住落泪。”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