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90,从卖蚂蚱开始发家!

第一百零四章 河堤大修

既然见光了,就得担心其安全,苏军只得连夜清理出全部十元大钞,一共四千两百多,同样装人一个编织袋送到武行练武场苏布衣那里。

装入保险柜确保安全后,苏军掏出一沓一元钞票,一共是两百多块钱,炒菜店里现在还剩一千元整。

“布衣,这两百多你拿着!”

“这是?”苏布衣有些不解。

“发展亲信的时候不要过于吝啬,这个钱你看着处置!”

苏布衣听懂话外之音,他现在发展得不错的亲信除了秃鹫、罗亮还有寸头汉子外,一共有八个,然后罗如跟他的关系也是极好。

苏布衣略微思考一下,决定每人先给十五,剩下的钱留给继续发展亲信的对象。

秃鹫他们一边领着武行给的津贴,一边还有苏布衣给的外快,外快这种东西是谁拿谁知道其中的痛快。

跟着苏布衣当真是滋润得不要不要的。

只是以罗如的性格,他是肯定不会被金钱打动的,就如苏布衣对苏军,因此不能操之过急。

苏军留下来两人聊了会就小跑着回了炒菜馆子。

这时大伙大部分都写好回去休息了,可一想到明天可以带着这些工钱和一些东西回家,就激动得不能自已,注定一夜无眠。

“大勇,你怎么不写?”苏军注意到。

闻言他满是一副淡然的样子道:“不就是肉、小零食还有衣服这些嘛!明天看着买就行了。”

苏军笑了笑,也没有戳破他。

实际上苏军不止一次的注意到,这个外粗里细的男人外套里面衣服的口袋里一定装着一张黄皮纸,多次看到他在上面涂涂改改,不用说,今天他不拿出来写,就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

“从下个月开始,我就不给你发工资了!”苏军突然一句道。

大勇闻言只是一愣“啊?”瞬间就不淡定道“我到底哪里做得不对?难怪把我叫住,还一下子给我这么多工钱,这是要辞……”

一听就知道大勇想歪了,苏军连忙打断道:“大勇,你听我说完。”

苏军看着大勇慌乱的样子,顿了顿然后开门见山继续道:“我会给你这炒菜店百分之十的股份,如过你干得好,以后我会给你更多!”

按照这个月的利润来看,拉面馆子一千多将近两千,蒸菜馆子也是一千多,光是炒菜店赚的纯利润就有两千多,如果按百分之十算的话,大勇可以拿两百多,他绝对不吃亏。

账是大勇和苏军一起清的,大勇当然知道这是苏军故意给他涨工资,道:“军哥,你给我一百二十已经足够多了,我以前五十都没拿到过,你对我对兄弟们都够好了。”

“大勇,一码归一码,我首先是个生意人,你对店里的付出大家都有目共睹,这是你应得的!”

见苏军执意如此,大勇也只好答应下来,心里也打定主意好好干下去。

大勇回宿舍的时候,大伙都是大眼瞪小眼的躺在床上,为了不打扰零星两个睡着的,他们也没开灯聊天。

那两个睡着的,一手攥着钱一手抓着纸条,都是紧紧的!

苏军也已经将近一个月没回去了,但是他还想去一趟水仙镇。

以水仙镇这经济面目,是很适合蒸菜馆子生存的,而且有樊冈他们这层关系,六子他们自己也熟,厨子伙计什么的水仙镇都有,可以说根本不需要他操心。

考虑一番,苏军决定先和他们一起去水仙镇,然后回来的时候顺路再回泥洼村一趟。

大家伙老早就起床,一晚上没睡再加上昨天白天又太累,一个个的顶着个黑眼圈就稀里糊涂出了门。

苏军也想着手里提点东西去樊冈那里看看,一伙大老爷们成群结队在市场逛,因为要买的都写在纸条上面了,都是有目的性的挑选东西,买起来也快。

不一会大伙都是大包小包的,在镇口集合,出发水仙镇。

虽然路程比较长,而且手里都多少提溜着些东西,可能是因为归家心切,大伙赶起路来速度比来的时候,只快不慢,不一会身体就冒出热气。

芦苇地已经被修理得很干净了,田埂横平竖直,棱角分明,水仙雕塑还是那个样子,大家走到镇口就散了各自回家,说定了为了不耽误明天的生意,今天晚上由大勇组织统一带回平安镇。

这次来水仙镇,苏军发现很多地方确实有很大的变化,第一次来的时候,街上到处都是闲着没事干,到处晃荡的青年小伙子,而这一次大家似乎都很忙碌。

虽然猜测到樊冈可能不在家,但苏军还是径直往他家去了。

正如他所猜测的,家里只剩下樊母一人,之前的重感冒加上老疾,一阵时间都只能躺在床上,现在在陈情不断送药的调理下,虽然还是很虚弱,但至少可以下床走路,给在河堤主持工作的樊冈弄些简单吃食。

樊母身体恢复一些,也是樊冈放心出门的原因。

“樊阿姨,我这没啥好拿的,早上就随意买了点肉和补品什么的,肉的话待会可以烧给樊大哥吃呢!”苏军一边把手里提的两斤肉和一盒肉桂和墨鱼干这些东西放到屋内。

一开始樊母是连连拒绝,说什么也不肯收下,称多亏了陈医生给她治病,自己没能力报答也就算了,怎么还能收他的东西。

在苏军说以后还有事要樊冈帮忙后,樊母才勉强收下。

和老太太聊了一会,苏军也想去河堤工地上看看,刚好去物色一个好位置开蒸菜馆子。

说走就走,按照樊母指的方向,不多久苏军就看见河边上浩浩荡荡的修堤队伍,目测估计得有好几百人,沿着水仙镇周围成一个半圆弧形的河道,周围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村民忙碌。

几十年后的后世一定想不到,他们居住的河景房,都是由这些人扛着一包一包沙袋把河水阻挡住换来的,劲冷的冬天,每个人的身上都冒出热汗,只要能给养家糊口的钱,他们口里没半点怨言,苏军看着心里不妨有些动容。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