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军用潜艇的下海极限大概是苏联的一艘核潜艇大概是1250米。
但比较常见的潜艇深度其实是在500~600m左右。
而乔辰新研发的这所潜艇下潜深度可以到两千米。
最重要的是两千米是指不影响它正常速度的深度。
如果再极限一点可以到两千三百米左右。
这在整个核潜艇界都是非常炸裂的存在。
若是传出去,足够全世界为之震惊。
陆远博虽然没有和乔辰一样亲自下水,但也是在指挥室里实时监测着数据的。
看着这些数据什么的,陆远博可是太激动了。
真不愧是乔辰,没让自己失望啊!
但越是惊喜,陆远博便越是惋惜。
多么优秀的人才呀,可惜不能为自己所用。
真是太可惜了。
等所有的测试都结束以后,乔辰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看着柳建龙和陆远博笑道:“两位首长,乔辰幸不辱命。”
柳建龙点了点,一脸满意。
只有陆远博不了解乔辰,仍然没有死心。
在那试探的问道:“小乔同志,真的不打算加入我们吗?”
乔辰笑了笑,仍然礼貌的拒绝。
“不了,完成了核潜艇的研发后,我最近有新的打算。”
听乔辰这么说,陆远博也只能彻底放弃了。
“行了,核潜艇的项目暂时告一段落了,过几天我就先回华城了。”
乔辰同两人打招呼。
柳建龙看起来还挺开心的样子说道:“看来不久后,小乔又有新的发明要造福华夏了!”
乔辰脸一红,不好意思的看着柳建龙。
“首长,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
“我可没开玩笑,我是真心地。你在其他地方的一些成就我也是听说过的。你啊,是当之无愧的华夏栋梁!”
对于乔辰,柳建龙一直是赞不绝口的。
乔辰也习惯了,不再多说什么。
过分谦虚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总之,结束了一些收尾的工作的后乔辰便回了华城。
回了华城,乔辰先是和白倩雯见了面,两人在一起腻歪了几天后,乔辰也暂时结束了假期。
开始思考之前姜远提过的那个问题。
其实现在在航天领域里面大家公认的一点是,以目前的人类技术来说,我们还是没有办法离开太阳系的。
已知现在飞行的最远的飞行器是旅行者1号,距离我们有216亿公里。
但是这个距离也不过是刚刚穿越太阳圈而已。
就目前观测到的结果,仅仅是奥尔特云距离太阳的范围就有1~1.87光年。
也就是说,想要离开太阳系。
旅行者一号如今的路程才走过五百分之一左右的距离而已。
而更加不妙的是旅行者1号所携带的能源有限,最多再过两年它就会彻底和地球失去联系。
所以乔辰猜测姜远所说的离开太阳系,并不是说华夏研究所想要研究一个可以真正飞出太阳系的飞行器。
只是想要尽可能的往太阳系边缘飞比如在柯伊伯带附近。
那里是知名的小行星带,是在太阳系比较边缘的位置。
有许多我们未知的秘密。
如果能尽快研究出一所能够飞过去的探测器,可以在航天领域或者是天文学得到比较重大的突破。
而乔辰在自己的那个未来研究所里面,通过那台超级电脑查过了资料。
即便在若干年后人类依然没有发明出曲速引擎或者是找到虫洞去跳转空间。
他们只是研发出了一个可能离开太阳系的飞行器。
上面显示该飞行器已经飞了十多年。
但是想要彻底离开太阳系的话还要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大概是两百多年。
乔辰算了算。
目前旅行者1号的速度大概是15.4万公里每小时。
而人类已知最快的飞行器是乔辰研发的那刻土卫六卫星,时速大概是27.7万公里。
其次便是漂亮国的朱诺号,大约是26.4万公里每小时。
在未来这个极限速度提高了大概50倍左右。
这个速度乔辰自觉没有办法达到。
乔辰稍微整理了一下通过电脑传输到自己大脑里面的知识。
想了一下。
先保守一点,可以设计出一个时速大概是在90万公里左右时速的飞行器来。
大概是朱诺号的三倍多一点。
他相信只要能顺利把这个飞行器给研发出来,也足够华夏在航天领域笑傲世界很长一段时间了。
想到这儿乔辰捏了捏拳。
大有一股磨拳霍霍的意思。
当然了,他目前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已,还不会直接去联系姜远。
按照惯例,乔辰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去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
在所有的理论知识都可行的情况下,才会联系航天所那边准备动手制作。
为此乔辰整整又闭关了一个多月。
每周最多抽出一天时间来陪着白倩雯。
好在白倩雯是个懂事的女孩子。
并且她也在准备考研的事情,所以即便陪伴的时间比较少,也没有抱怨过乔辰。
一个多月后,乔辰觉得所有的理论知识都差不多了。
他联系了姜远:“好兄弟,我现在闲下来了。有点兴趣,想加入你们目前的项目。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忙牵个线?”
乔辰都主动开口,姜远觉得自己但凡犹豫一秒钟就是对乔辰对航天事业,对自己前途的不尊重。
“能,当然能,怎么不能巴不得你过来呢!你哪天有空,我立刻约时间。”
“我最近一段时间都挺闲的。”
“行,你等我消息。”
姜远挂了电话立刻去找余庆海。
这个项目也是余庆海主负责的。
余庆海正在办公室里整理资料,姜远敲了敲门便进去了。
打了个招呼后便迫不及待的切入正题。
“余工,咱们这项目还缺人不?我给你推荐一个人好吗?”
“缺呀,怎么不缺?不过你推荐了谁靠谱吗?有相关经验吗?”
毕竟航天项目非同小可。
招揽进来的工作人员,那是宁缺毋滥。
所以姜远说有人可以推荐进来余庆海在高兴地同时,还是要保持足够的谨慎。
于是例行询问是少不了的。
“靠谱当然靠谱,说起来这个人你也认识。”
姜远微微一笑,在余庆海面前,还小小的卖了个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