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过后,宁桥正听着午间新闻。
在办公椅上闭目养神。
“各国开启应急布局之后,超过半数的国家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很多民众开始自爆国家的秘密和黑料。西拉国有官员爆出,他们国家正在筹建核动力滑行飞机,希望借此来躲避灾害。因不确定是报复性爆料,还是有意放出的烟雾弹,所以消息的可靠性未知。”
宁桥听后,不禁在心里冷笑一声。
诸如地震和海啸这类的灾难,到飞机上躲避还是不错的选择。
可是面对烈日世纪,这就不是个好主意了。
不管别国怎么折腾,大国的步伐可不能乱。
睁开眼睛,他开口说道:
“生命极轨所有工程师,一点集合,在会议室开会。”
宋良刃站在一旁迅速应答。
接到通知的几十人,开始浩浩荡荡向会议室集合。
提前两分钟,宁桥向会议室走去。
他在主位坐定以后,下面的所有人都严肃起来。
“各位,对于生命极轨计划的完善,你们还有什么建议?”
话音落下,宁桥环视着台下的众人。
有许多人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很快,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子站起开口:
“现在生命极轨的计划已经十分完善,如果非要让我提出一点改进建议,我觉得生命极轨的重量好像可以变得更轻。我们在打造它的时候只需要换成轻便的材料,而不是像现在这种高密度的材料。”
“重量太大势必会导致能源的浪费,而对于未来的大国来说能源又是稀缺的。更何况,地幔层非常稳定,也不需要担心塌方的问题。我觉得即使我们用塑料打造一辆列车,都不需要过多担心。”
眼镜男说完,自信回头,环视在场的所有人。
看到没有人提出异议,他满意地坐下。
“如果可能的话,我建议大国粮仓的位置修建得高一些。这样所有运输物资的列车从大国最中间的位置满载货物出发时,可以借助惯性的力量,从而节省能量。”
“从全国各地往粮仓处返回的时候,又都是空车状态,整车质量轻,即使爬坡也不会浪费燃料。如此一来,还能再次节省燃料。”
又一名男子站起来说道。
宁桥坐在上面的主位,面色淡然。
默默听着每一个人的建议。
待会议室重归平静,宁桥起身开口:
“地幔层固然稳定,但我们在那里面需要生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一旦全员进入地底城市,我们再想对列车进行加固时,就没有那个条件了。”
“所以对我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做则以,做则做到极致。地下极轨如此重要的工程,我们只需成功不许失败!”
宁桥说完,之前提议的眼镜男变得坐立难安,很快低下头。
“至于将大国粮仓的海拔高度提升的问题,我并没有从这个方案中看到重大利好。我们无法估算出省下来的能量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提升大国粮仓的高度,就意味着所有的列车轨道都需要呈斜坡状修建。这样的情况下,施工难度会翻番。针对能源的生产利用,我们目前已经有明确的方案。”
“为了省下些许燃料,做出如此重大的改动,显然是不合适。”
宁桥在讲台上踱步,细微的脚步声被扩音器放大。
“今天之所以开这个会,无非就是想征集大家的意见。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想法从来没有对错之分。”
听到宁桥这么说,台下的人纷纷点头。
“核能、光能和地热能,大家觉得能否为生命极轨所用?”
宁桥的问题,让所有人瞬间恍然大悟。
众人的脸上纷纷出现释然的表情。
他们瞬间明白了宁桥的用意。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要在生命极轨上大做文章!
他将会在这台地下列车上,融合多个部门的心血和智慧。
而这一切,只为能有更加完美的生命极轨列车!
与此同时,开屏市郊区的核能研究所里。
骤然响起紧急集合的警报声。
“紧急集合!所有核能研究员出列!受到大国征召,你们所有人即刻动身,前往指挥中心执行任务!”
研究所所长的吼叫声响彻整个操场。
不多会的时间,大巴车就满载一车研究员,向指挥中心进发。
这样的场景,同样还发生在光能研究院和热能研究院。
相关的科研人员全部集结,赶往指挥中心。
沿途的路上,已经很少见到车辆。
所以在武装车队的护送下,载有研究人员的车辆一路畅通。
下午五点钟,所有人员顺利抵达指挥中心。
因为来得十分仓促,很多人都还没有换上便装。
一时间在指挥中心的大楼内,出现了好几种款式的制服。
大多数人的年龄都在四五十岁左右。
经常出席各种座谈会和研讨会,使得他们都互相认识。
众人一边寒暄,一边来到会议室坐定。
宋良刃利用这个时间,向大家介绍了基本情况。
短暂的等待过后,宁桥走进会议室。
在讲台站定,他开始环视众人。
“各位,生命极轨列车的主要能源为核能,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稳定的核能可以为我们长久使用,而不用担心发生其它的变故。”
“如果情况允许,我们最好还要利用到光能和地热能。尤其是光能,在未来阶段,它依旧是非常充足的自然资源。”
“接下来,我们需要足够结实的单顶轨道。轨道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功能,一是承担起生命极轨的重量。二是负责保证隧道顶部岩层的完整性。”
“如果岩层断裂或者崩坏,单顶轨道可以完全凭借自身的支撑力,保证隧道不会段时间内塌陷,为我们修补岩层提供足够的时间。”
宁桥顿了顿,重新环视台下。
此时台下有很多人的脸色变得惨白,一脸六神无主的样子。
宁桥没有浪费时间,继续开口说道:
“最后是列车的各项数据,比如单节车厢长100米,单台地下极轨列车最多可以有100节车厢。为了更好地提升运载能力,列车的顶部和底部均可以悬挂货物。”
……
回到讲台中间的宁桥,一口气说了列车的五条发展方向。
每一个方向,都让人听得振聋发聩!
现场所有人都泛起嘀咕。
开始扪心自问。
这样的目标,得猴年马月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