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幻小说 > 太阳异变,我打造无上神国!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方夜谭!

十月初,大国修复计划和灾害能源回收储存计划同步进行。

这项计划正式被特比行动指挥中心提出。

被全国民众所知晓。

民众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大国,不管大国做出什么决定或者提出什么计划,他们都认为大国可以完成。

而那些没有参与到这项计划当中的学者和教授们,则是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震惊。

他们全都统一战线,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作为谨慎的科研人员,自然接受不了这种观念。

灾害能源回收储存计划并不会因为他们的不相信和不理解而停止。

任务已经开始,大国也已经开始为此投入大量的资源。

放眼此刻的全球,西方国家的建筑物已经残破不堪。

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坚固避难所,终究没有能够抵抗住灾难的冲击。

仅仅几个回合的交手,避难所就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而东方大国这里的避难所没有发生变化。

地下城市甚至都没有感受到晃动。

顶多是一些巨响通过通道传到城市上空,被民众听到。

这样的结果大国民众完全可以接受。

从无人接和飞行器的视角向地面看去,大国最强之盾仍然伫立于此。

冰雹粉碎机在最强之盾上严阵以待。

密不透风的最强之盾阻拦住致死光线,同时也阻拦者肆虐的海啸。

让一切灾难都和大国民众保持着很远的距离。

即使灾难再强大,也不能伤害到民众分毫。

最让民众感到安心的便是圈护海陆工程,在面对狂风和海啸的时候。

它没有丝毫的动摇,甚至发挥出了超常的作用。

虽然它成功抵御住了灾难的侵袭,但却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

只有经过修整,大国的最强之盾才能发挥出曾经的威力。

这次的情况和之前一样,在灾难结束的第一时间。

特别行动指挥中心就安排民众和机器人队伍对它进行整修。

负责维修的工人都是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对圈护海陆主体非常熟悉。

同时各个地下城市负责的区域也有所不同。

优先对附近的区域进行整修。

现阶段的各个地下城市已经完全担负起了维修圈护海陆的重任。

在维修之余,它们还会组织专业的人手对圈护海陆主体进行检查和加固。

确保在接下来灾难的袭击中不会出现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现在大国地上的交通方式已经更加丰富。

喷气式飞艇都已经可以实现民用。

现在大多数的维修和检查工人都是乘坐飞艇出门。

出行效率的大大提高,让维修圈护海陆的整体效率都提高了。

地面上的重型特种车辆负责运送物资。

天空中飞行的飞艇负责运送维修工人,到达需要维修的位置。

在飞艇上的维修工人向下望去时,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地表。

圈护海陆在接受灾难侵袭的时候,通过光束连接到地表。

圈护海陆主体虽然没有出现大的形变,但是却在拉扯地面的时候对地表造成了损伤。

即使灾难已经暂时结束,留在大国地表上的痕迹却并没有消失。

大国的地表变得不再十分平整,而是出现了许多伤痕。

放眼向整个地表望去,随处都是坑洞和细小的碎石块。

这是因为圈护海陆主体,通过光束在拉扯地面时出现的。

如果圈护海陆没有紧密连接到地表上,它很有可能会在狂风的作用下被掀飞。

之所以保护好地面,也正是因为圈护海陆需要从地表上借力。

幸好负责运送物资的特种车辆都是采用履带。

不然经过这些坑洞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危险。

044号地下城市上空,维修小队队长申咏德正在现场盯着。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们会在圈护海陆的保护下躲避灾难。

“叮叮叮!”

敲击的声音传入申咏德的双耳,无数工人像匍匐在圈护海陆工程主体上,进行着各自的维修任务。

所有人的进度都被他看在眼里,每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进展着。

巨型冰雹冲击圈护海陆主体工程的痕迹还历历在目。

这个保护了大国的最强之盾已经伤痕累累。

它出现的时间并不久远,却已经见证了很多次的灾难。

申咏德也坐上飞艇来到高空,用手抚摸着这些痕迹。

每一个触目惊心的痕迹都是圈护海陆抵挡冰雹的证据。

一股冰凉的感觉从申咏德的手心传来。

感受着圈护海陆工程主体的温度,他一时间百感交集。

听着周围的声音,申咏德感觉此情此景变得格外悲壮。

不远处,几个工人正在一边工作一边聊天。

聊天的内容清晰传到申咏德的耳中。

“你们听说了吗?大国准备开启新的计划了。”

“什么计划?”

“灾害能源回收储存计划,就是将大自然的力量储存起来,然后留作备用。”

“老天爷,听起来可是很厉害的样子,不知道这项计划该怎么进行?”

几个人互相聊着,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自从特别行动指挥中心开启这项计划之后,并没有选择对外公布或者对外隐瞒。

这样的计划,只需要让感兴趣的民众知道就行。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选择对这个消息不管不问即可。

感兴趣的民众自然很快就会了解这个计划,甚至还会参与其中。

这样的计划虽然关乎大国的发展,但并没有必要让全国民众都知道。

“灾害有很多种,即使是想回收,我们也无从下手啊,这个计划想要实现可真是太难了!”

一个年轻点的维修工人开口,他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

正好又是理工科的,所以他有发言权。

“大国创造了那么多的奇迹,也不差这一个!我相信咱们的大国可以完成这样的任务!”

最先开口的男子表示不同意他的观点,开口反驳道。

年轻的维修工人没有再回复。

他当然也愿意让大国实现这样的计划,可他心知肚明。

要想完成这样的目标,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