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世纪以来,所有国家经历了太多灾难。
直到今天还幸存的那些民众,见证了地球是如何变成现如今的样子。
甚至应对灾难的建设,都是被灾难的催促下完成。
很多技术因此而变得更先进。
西方国家在修补避难所工作上。
早已经是轻车熟路的状态。
幸存下来的民众仿佛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不出一个月的时间,西方的社会秩序就恢复了。
“东方大国的灾害能源回收储存计划是否有什么进展?”
杰拉尔德站在窗前开口问道。
他现在正看着外面的环境,心中感慨万千。
利梅国为了更好的躲避灾难,现在已经继续向下深挖。
同时还在进行防水技术的研究。
烈日世纪当中的海啸是常有的事,如果上层避难所出现问题。
涌进来的海水也会危急到下面新建的避难所。
只有做好防水工作,利梅国才有一线生机。
往地下转移是他们迫不得已做出来的选择。
而做好防水工作是他们不得不选择的。
烈日世纪来临之初,他们就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只是没有人愿意承认,现在的他们已经醒悟。
在烈日世纪面前,任何虚假的把式都会被看穿。
而全力模仿大国,就是他们的一条出路。
“部长先生,我们并没有了解到更加具体的信息。虽然他们没有选择对民众保密,但这项计划绝对不是对外公开的。”
“所以按照我们现在的侦查手段,想要了解这样的计划太困难了。或许东方大国就是在虚张声势,或者说就是简单的将自然能量转换成电能储存。”
托马桑沉寂了一会,终于回道。
距离大国发布这项计划已经过去了三个月。
他们到现在都没有弄明白大国的这项计划究竟是干什么。
这也怨不得情报部门不作为,他们确实没有下手的地方。
没有打探到相关计划的消息就意味着,他们需要揣摩和猜测大国的意图。
“或许东方大国真的就是这样想的,我们的人手不要放松警惕,要持续打探下去。至于我们的太空移民计划是否继续进行,我们会在稍后的时间进行一次会议。”
杰拉尔德这些话是说给移民组组长撒姆尔听的。
自从将移民计划搁置以后,直到现在他们都没有从公开场合提及。
移民计划虽然没有得以完成,但毕竟融合了许多科研人员的心血。
更何况地下避难所的情况并不乐观。
当未来的灾难继续发展时,这种程度的避难所不能作为他们的底牌使用。
想到未来的情况,杰拉尔德的全身直接颤抖了一下。
地球表面温度升到一百九十度的今天。
已经是烈日世纪的第三年年初。
现在距离灾害能源回收储存计划开始。
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
在这一段时间内,大国的全民都行动起来。
全都为了计划的顺利实施而努力。
从普通民众到高校学生,从二十岁的年轻人到六十岁的老年人。
所有民众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街头上,公园里,都成为了全民进行研究的场所。
只要民众有可行的想法,国家就会全力支持。
各种各样的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国家提倡的事情,本就会受到民众的大力支持。
现在这项计划又是拯救大国的。
所以研究计划更是成为了全民热衷的事情。
地下城市当中,随处都能见到努力的身影。
也能听到兴奋的呐喊。
“太好了!我把这个课题研究出来了!”
“数据完全正确,实验可以站得住脚!我成功了!”
地下城市当中,随处可以听到兴奋的声音。
各式各样的想法和计划都被证实,然后汇集到大国研究院。
此时此刻,就在052号地下城市的街道上。
就有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疯狂跑着。
他右手高举着一沓材料,即使他跑得飞快。
手中的那沓资料也没有要逃出他手心的意思,可见他把这些资料捏的有多紧。
往他的脚上看去,甚至左脚都没穿鞋。
和他同住一个小区的人早就习惯了这一幕。
“这个包乐逸,估计又是有什么新的发现了,你看把他兴奋的!”
“不怕人家有发现,就怕人家没发现,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多优秀!”
“是啊,要是我家的孩子也这么优秀就好了!”
看着不远处正在奔跑的包乐逸,几个中年妇女议论着。
包乐逸并不是疯子,恰恰相反,他是一个高智商的高校毕业生。
作为高智商,高学历的人才,他在毕业以后正好赶上了灾害能源回收储存计划的提出。
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高薪的工作,投身到了计划的研究当中。
因为这本就是他感兴趣的领域,所以他没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见。
直接在家中闭门造车。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他的一番努力,现在的他终于获得了成功。
这甚至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研究成功。
之前的时候,研究成功的第一时间,他会把研究成果交给大国。
然后自己继续回家闭门造车,去攻克更难的技术点。
现在这已经是他攻克的第三个难关。
也正是因此,小区里的大妈们都习惯了他现在的疯癫模样。
没有人责怪他这个样子不成体统。
所有民众都知道,他是在为了灾害能源回收储存计划而努力奋斗。
放眼整个地下城市,这样的情况并不仅仅包乐逸身上会出现。
许许多多的科研人员都因为这项计划而变得癫狂。
国家危难,匹夫有责,他们这些人才都知道这个道理。
他们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更是需要在这种时候挺身而出。
就在包乐逸出现这种情况一周之后,他所在的小区门口在一天早上突然热闹起来。
小区门口停了六辆特种车辆,车身上面全是特别行动指挥中心的图案。
人们都明白发生了什么情况。
他们全都为了包乐逸而感到自豪。
这种情况的出现足以说明,包乐逸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大国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