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的推测,下一步就是演化成黑洞。但是黑洞就是终极了吗?
倘若敌人有破坏底层物理架构的能力,比如说瓦解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引力相互作用力等四种基础相互作用,那么黑洞是不是也要崩溃。
如果敌人拥有改变局部时空物理参数的能力,那么应该如何应对?
林长康越是接触这些基础理论,越是深感宇宙的深邃恐怖。
他必须不断地将自己的力量,不断的接近宇宙本质,才能够不被更底层的力量破坏。
中微子作为轻子的一种,可以说是基本粒子了,可是它还不够本质。
根据林长康的观察与研究,夸克似乎是一个更加微小的粒子在时空内按照一定规则移动形成,这条移动路径就像一团极其错乱的线团。不同的夸克通过路径的重合,从而形成质子和中子等。
中微子也是一样,只是中微子的粒子的路径比较直,所以可以很容易地从各种线团中穿过,这也许就是它穿透性极强的原因。
这些构成夸克或者中微子的基本粒子看起来是同一种,只是由于时空移动路径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差异。
甚至希格斯粒子,也是由这种基本粒子运动而成。这种基本粒子,或许可以称为“本源粒子”了,
只是让林长康疑惑的是,为什么同样的本源粒子,会有不同的移动路径,从而构成不同的基础粒子?
是什么赋予了它们这样的规则?而又是什么支撑它们运行这样的规则?
这些问题,林长康目前无解。林长康将他的发现上报,中央指挥部立即组织全世界还剩下的顶级物理学家一同研究。
物理学家们欣喜欲狂,因为根据林长康的发现,他们终于看到了大统一理论,终于把四大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只是结果颠覆了现有理论,与他们现有的物理学理论完全不同。这个结果打破了他们的直觉和认知,甚至挑战了他们对于宇宙的本质和基本构成的理解。
这也不是什么问题,物理学本来就是不断颠覆前人理论的过程,也许哪天真的无法颠覆了,才叫物理学家们绝望呢。
不过面对林长康的疑惑,物理学家们一时也给不出答案。一来现实已经颠覆了主流理论,他们需要构建新的理论。二来,现有的手段甚至无法观察到本源粒子,一切性质全靠从林长康这里获取,而林长康其实也是模糊感知,而且林长康探测手段的独特性,让他得出的结果和现有物理语言有较大差异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物理学家们想要深入研究本源粒子,就只能等待种道成功,成就超凡,从而研发中微子探测设备,利用中微子进行深一步的探测研究了。
靠对撞已经不现实了,或者说依靠现有理论建造的对撞机已经达到了极限,基本上是不可能对撞出本源粒子了。
为了对超凡进行深入研究,早已经有一批各学科的科学家,工程师,尤其是物理学家和机械工程师成就超凡,作为专职的超凡研究员。
暂时没有答案,那就不去头疼了。林长康现在就专注于希格斯场和希格斯粒子的研究。
对撞器不断地对撞出希格斯粒子,雅赞高能粒子对撞系统经过林长康使用神力改造过,对撞器的粒子束更加集中,能量利用效率更高,每次对撞都能够产生足够数量的希格斯粒子,任由林长康研究。
林长康的研究方法倒也粗暴,他的神力弥漫在对撞室当中,利用中微子的穿透性,对希格斯粒子进行接触式研究。
现在,林长康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他捕捉到了一些希格斯粒子,可以短暂构建希格斯场,当粒子经过希格斯场的时候,质量会增加,速度会降低,但是它们的能量并没有增加,也就是说它们的能量相对守恒。这意味着,希格斯场可以作为一种防御手段,抵御外来的攻击,特别是面对光速以及亚光速级别的攻击时候,它们能作为减速器,极大地降低这些攻击的速度。而且就算是神力中微子,也会受到影响。
这样一来的话,就可以利用它进行防御了。
不过现在还不能进行实战,构建的希格斯场实在是太微弱了,覆盖范围小,而且存在时间也短暂。林长康试图用神力转化为希格斯粒子,不过由于它们是同一层次的存在,想要转换颇不容易,这又涉及到本源粒子的研究了。
物理学家们给林长康提供了一个建议,通过雅赞高能粒子对撞系统黑洞实验的研究成果,微型黑洞有一种特殊的机制,它似乎可以复制输入的粒子,在蒸发的同时喷射出大量所复制的粒子。
林长康在太空中聚集大量的中微子,在神力的作用下,赋予其极大的能量进行撞击,从而产生微型黑洞,然后注入希格斯粒子,微型黑洞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蒸发,有可能喷发出大量的希格斯粒子。
为了保证安全,这项实验必须在数十万公里外的太空中进行。否则如果出了什么岔子,整颗星球都会受到影响。
战事看起来一时之间没有太大变化,林长康搭乘烛龙一号,来到了距离地面三十万公里外的太空中。
在这里已经提前运来了一座空间站,空间站中布置有强力的聚灵阵法,可以降低林长康的劳动强度。
大量的中微子在这里凝聚,经常看盘坐虚空之中,幻化出高达万米的法身。这又是一个由研究者研究出来的技能“法天象地”。
这具法身的构成是中微子,神力为筋骨皮,星辰真水为血,太阳真火为肉。神力束缚着太阳真火和星辰真水形成这般巨大的法身。
法身的左手和右手,分别手握着一束光芒。这两束光芒,便是要对撞的中微子。
法身之中光束流动,不断地朝着双手涌去,当集中到一个不能再聚集的程度的时候。
“撞!”一声令下,对撞开始了。
两道光束撞击在了一起,在神力的约束下,光束几乎有如实质,针尖对麦芒一般针锋相对。
一道剧烈的闪光出现,所有光芒都消失了。一个黑洞在极短的瞬间出现,林长康还没有来得及动作就被蒸发了。
这不是第一次失败了,这几天来,林长康已经进行过七次实验了。黑洞的产生还算容易,在神力的作用下,两束以近光速的运动中微子对撞大概率会产生黑洞。这一点,在林长康与蚁人蚊人对战的时候就发现了。
只是黑洞出现的时间太过短暂,林长康根本来不及释放希格斯粒子,黑洞就已经被蒸发了。
地面的研究团队给林长康提供了另一个方案,神力能不能控制质子束进行对撞,从而同时产生希格斯粒子和黑洞。
林长康经过思考,也未尝不可,不过目前不行。
电子简并态的白矮星物质和反物质都能够制造出来了。其实他可以利用正反物质爆炸产生的力量再进一步压迫白矮星物质,成为中子简并态的中子星物质,然后继续压迫中子星物质成为黑洞。
想到这里,其实他下一步应该做的是研究中子简并态中子星物质才对,这个研究出来了,对于他战力的提升显而易见。
希格斯粒子应该属于更下一步的研究了。
于是林长康暂时放弃对希格斯粒子的研究,反而点起它的前置技术中子星物质。
天空中不断有小太阳出现,为了不过多影响到星球,林长康不得不跑到月球背面继续研究。
制造出中子简并态的中子星物质并不容易。中子星物质密度惊人,高达每立方厘米1亿吨!白矮星物质也不过才每立方厘米10吨,中子星物质是白矮星物质的1千万倍!
少量的白矮星物质还可以通过神力进行转换,中子就完全不可能了。把林长康抽干了也制造不出1立方微米的中子星物质!
林长康打算收集来数亿吨的小星体,凝聚成一颗星球,不断地压缩它们的体积,使用神力破坏他们的原子构造,试图炼制成一颗微型的中子星。
为了支持林长康的这个行动,成立了一个专家组。经过专家组的研究和评估,叫停了林长康的行动。根据林长康目前的方案,就是依靠神力蛮干,成功的可能性不到0.001%,就是99.999%的可能会失败。
中微子作为轻子的一种,其具备干扰原子核的能力,可以使原子发生聚变、裂变、衰变等反应,变换自身形态。而它的这种能力,主要来源于为此,对电子的轰击,将其从原子中轰入或者轰出,使得原子发生核反应。
相对应的,从原子核中轰出电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原子核中的电子受到质子的束缚形成中子,想要轰开中子相对困难得多。轰入电子也是不容易,因为有些电子简并力的存在。
白矮星是电子简并态物质,电子与电子之间不相容就形成了某种支撑力,抵御住了引力压力,让原子核与电子之间还保持着一定空间,原子核就还保持完整。
也就是说电子还在原子核外面,只是压缩到极低轨道,依然没有触动原子核,还保持着原子的形态。
所以中微子可以很容易地制造出白矮星。
但是中子简并态中,电子被压缩进了原子核。电子带负电,原子核里的质子带正电,原子外围电子数与原子核质子数正好一致,这样正负电荷一中和,质子也变成了中子。
这就要求,中微子要把电子轰入原子核中,这对神力的消耗较大。微量还好,可是上亿吨物质,一万个林长康也不够用啊!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制造出来,却没有控制好爆炸了,整个人类文明都要毁于一旦。中子简并态物质在常规环境下会发生快速衰变,转化为正常的物质。
在这过程中,伴随着质量的损耗。这个损耗大概和核裂变差不多,约为0.1%。1亿吨就是10万吨质量损耗。亏损的物质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根据质能方程E=mc平方,这个能量高达9*10^24J(焦耳),相当0.215亿亿吨TNT炸药的爆炸威力(每吨炸药能量约为4184000000J),换算成5000万吨级的大伊万,就是3200万颗大伊万!
这么大当量的爆炸,说整个月球都被炸掉,起码也会撞向地球,毁灭人类文明甚至毁灭地球!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林长康也没有想到,自己这异想天开,居然有这么可怕的毁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