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言情小说 > 穿成朱祁镇,我反手缔造大明工业

第七章 入南宫,做戏给孙太后看

第七章

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朱祁镇缓缓掏出了一枚玉佩,接着轻手轻脚的将玉佩放到地上。

“太上皇这是何意?”

看着朱祁镇的行为,随行队伍里的所有人心底满是疑惑。

然而朱祁镇并不管其他人怎么想的,将玉佩放好后朱祁镇便开口说道。

“不孝孩儿朱祁镇有三罪。”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孩儿轻信他人,不惜己身以至身陷险境,是为一罪。”

“北狩瓦剌年余,令得母上日夜担忧,是为二罪。”

“返京居于深宫,不知何日有颜面面对母上,无法日夜侍奉,是为三罪。”

说完,朱祁镇对着玉佩深深一拜。

“望母后宽宏。”

原来,这枚玉佩是先皇朱瞻基的随身玉佩。

先皇朱瞻基驾崩后,生母孝恭章皇后孙氏便在朱祁镇登基时把这枚玉佩送给了朱祁镇。

因此这枚玉佩既可以代表朱瞻基,也可以代表皇太后孙氏。

在胡瀅带领下跟在队伍后的一行大臣见此一幕,纷纷为朱祁镇的孝心感动不已。

“太上皇如此孝顺,太皇太后定然不会怪罪于您。”

站起身来的朱祁镇闻言,先是朝着胡瀅一行人拱了拱手。

然后拿起地上的玉佩一言不发的转身走入了重华宫内。

身为贴身护卫,袁彬、哈铭两人见状便各自带着自己手下的人马跟随朱祁镇进入宫内。

重华宫内面积不大不小,乃是三进院落的格局。

朱祁镇刚进了大门,便见到一个绝色女子在宫女的搀扶下朝着自己走来。

由于走的太急,本就不方便的腿脚显得更加笨拙,令得搀扶她的宫女脸上露出了十分吃力的表情。

“啊。”

在一声短促的尖叫声中,两人身不由己的朝着地下摔去。

朱祁镇见状急忙冲了过去,在那绝色女子倒地之前将她接住。

由于身上的盔甲还没来得及脱掉,朱祁镇下意识的一只手将绝色女子搂入怀中,一只手挡在她额前,防止她的头撞到铠甲之上。

“你没事吧?”

看着怀里的绝色,朱祁镇轻声问道。

然而那女子根本不回答他的话,只是颤抖的伸出手一遍遍的轻抚着朱祁镇的脸庞喃喃道。

“臣妾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您了。”

此时朱祁镇的心里完全是懵的,这一系列的动作完全都是他下意识的行为。

见到怀中人的表现他才反应过来,这绝色女子原来就是原身的正宫,孝庄钱皇后。

历史记载朱祁镇虽然志大才疏,但是跟钱皇后两人十分恩爱。

单是一条废除殉葬制就知道朱祁镇对他钱皇后有多在乎了。

那可是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朱祁镇因为怕自己死后皇后被跟着殉葬说废就废了。

而钱皇后有多在乎朱祁镇呢?

史书上记载,钱皇后得知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后立马所有财产全部变卖送给也先,希望能把朱祁镇赎回来。

后来因为瓦剌不放人,钱皇后整日以泪洗面,不仅把自己的一只眼睛哭瞎了,还哭瘸了一条腿。

此时朱祁镇看着自己怀中的钱皇后心里是五味杂陈。

习惯了二十一世纪那快餐式恋爱后突然碰到这么个对自己死心塌地的绝色佳人,是个男人都舍不得让她受委屈吧。

特别是每当目光扫过她那只无神的眼睛时,心脏总会没来由的一阵阵发疼。

他知道,这恐怕就是原身对他的影响了。

“你放心吧,我不会让任何人欺负她的。”

在心里默念完这句话,朱祁镇惊讶的发现,一股暖流突然从四肢百骸中涌现而出。

原本从瓦剌到顺天一路奔波,整个身体有些说不出的疲乏。

没想到在这股暖流的刺激下全身不仅暖洋洋的,而且随着汗水的排出,那股子说不上来的不舒服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更神奇的是朱祁镇脑海中突然浮现了许多记忆,那些记忆不是原身所拥有的,而是现在的朱祁镇本身的记忆。

那些在D音里,小破站上,或者某本书里看过听过的内容,竟然全部清清楚楚的浮现了出来。

这一发现另朱祁镇感到十分震惊。

他原本还有些担心因为自己知识储备量不够而拖慢了大明工业化的进程,没想到现在脑子里突然好像多了一本百科全书。

“天命在我啊。”

想到这朱祁镇忍不住看向了怀中的美人。

“说什么傻话,算命的说过你八字旺夫,有你在我自然不会有事。”

身为古代人的钱皇后哪能像朱祁镇这样放的开。

先前只是因为久别重逢太过思念的缘故,一时之间情难自禁。

现在被朱祁镇这么一说,那吹弹可破的脸上瞬间变得一片通红。

钱皇后轻轻挣开朱祁镇的怀抱,低声说道。

“陛下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臣妾已经备好了热水,陛下先去洗洗身子。”

看着钱皇后那副娇羞可人的模样,朱祁镇乐呵呵的捏了捏她的小脸蛋。

“好好好,朕都听你的。”

说罢,搂着钱皇后便往内殿走去,都说久旱逢甘露,这对恩爱夫妻可是有好些年没见了。。。。

就在朱祁镇在宫女的服侍下沐浴更衣的同时。

乾清宫中,已经冷静下来的朱祁钰看着自己的心腹大臣们一言不发。

殿中众臣见此情形,不由得看向今天全程一言不发的于谦。

虽然同为朱祁钰的心腹重臣,但此时的于谦是所有人里威势最盛的。

是他在关键时刻推朱祁钰上位,拒不南迁,而且接下防守京城的重任后以力挽狂澜打退瓦剌的进攻。

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于谦大明此时已经名存实亡了。

因此哪怕王文再怎么折腾,也代替不了于谦此时在众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然而于谦却并不想掺和这件事,他独自一人站在人群的另一边,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哪怕是朱祁钰频频朝他看去,示意他发表意见他都当没看到。

王文见状老脸上虽然依旧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但是心里早早的就乐开了花。

“如此无视帝王威严,哪怕你有天大的功劳也有耗尽的一天。”

王文自然是不想错过这种为皇帝分忧的好机会,他一边在心里暗骂于谦摆谱,一边主动开口道。

“陛下,虽然太上皇已安然归京,但为防万一是否再加派一些人手保护太上皇的安危?”

这话听得朱祁钰喜笑颜开,他本来就不想让朱祁镇跟大臣们接触太多,特别是经历了今天下午的场面以后更不想了。

原本就想着怎么找个好借口安排人把那些个有二心的臣子拦住,现在王文主动给他递了个梯子,他自然是十分的满意。

强行抑制住脸上的笑意,朱祁钰点头夸道。

“王御史言之有理,瓦剌人居心叵测,哪怕回到京城也万不可粗心大意,此时便交由王御史着手安排吧,朕令锦衣卫配合行事,一定不能出了差错。”

王文听到朱祁钰的话,心头大喜,深知自己这话是说到了朱祁钰的心里去了。

激动之下王文觉得此时此刻自己的脑子转的飞快,脑海中一道道灵光闪过。

很快,他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禀陛下,仅仅加派人手难以保证万无一失。”

“臣观察过重华宫附近草木颇多十分容易藏匿贼人,臣以为可以将重华宫方圆五里内的树木全部铲除。”

“不仅如此,臣以为还应当以铅水灌门,防止贼人冲入重华宫伤人,如此才能确保太上皇的安危万无一失。”

见王文如此上道,把自己想做又不能说的事全揽了下来,朱祁钰满意的连连点头。

“善,如此为太上皇尽心尽力,王御史果然是我大明难得的忠臣。”

听到朱祁钰的这句话,王文高兴的人都要飘了起来。

朱祁钰言下之意就是说你的忠心我已经看到了,只要我还是皇帝好处自然少不了你的。

能在朝堂之上混的自然没有几个蠢人,众人看到这一幕纷纷露出羡慕的神情,暗恨自己为什么刚刚不敢出来说话。

见王文没有下文了,朱祁钰意犹未尽的朝着众人重新问道。

“众位爱卿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为了确保太上皇的安危万无一失大家尽管畅所欲言。”

说着朱祁钰又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于谦。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朱祁钰不仅十分看中于谦的才能,还十分看中于谦的声望。

朱祁钰自己深知自己的皇位得来不正,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民间自己的名声都算不上好。

虽然这是因为出身问题不能怪他,但是现实中这就是他无法避免的问题。

而于谦在民间的声望极高,高到什么地步呢?

于谦乃是他太爷爷明成祖朱棣时期的进士,为官几十年,在河南、山西等各地都当过官。

当初王振因为生气于谦没有贿赂他,于是便栽赃陷害于谦要把他贬官处死。

结果因为许多官吏和百姓自发的来到宫门前伏地喊冤,还有许多藩王上书求情,不得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要知道王振那时候可是能左右身为帝王朱祁镇,只手遮天的人物,却还是在于谦的声望前吃了个闷亏。

现在全国各地都有百姓自发的为于谦立生祠,日夜供奉香火。

可想而知于谦的声望有多隆重了。

因此朱祁钰当然希望于谦能旗帜鲜明的为自己站台,这样自己在民间的声望也就会跟着水涨船高了。

见到朱祁钰多次暗示自己,于谦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他实在不想卷入皇家的纷争之中,他只想安安静静的为大明的老百姓多做一点实事。

但是目前这种情况,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再不表态了。

“王文大人安排的十分细致,以臣的能力无法再给出更好的建议了,此时宜早不宜迟,望王大人尽管落实。”

于谦说完朝着朱祁钰拱了拱手,又重新恢复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中。

朱祁钰自然听出了于谦话里暗藏的含义。

“我真不想掺和这件事,就这样差不多得了,我不反对你们也别太过分就好。”

虽然朱祁钰没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答案,但是至少没有得到反对的答案,朱祁钰也勉强能接受这种结果。

于是朱祁钰朝着众人摆摆手示意王文抓紧处理好这件事,然后便离开了乾清宫。

不得不说,讨好主人的狗腿子办事效率真是高得可怕,不到两个时辰,南宫外的所有树木就被砍得干干净净。

酉时,慈宁宫内。

皇太后孙氏正在用膳,饭桌旁一位太监正跪在地上恭敬的朝着孙氏汇报着朱祁镇返京后的全部事宜。

“你是说太上皇不仅穿着战死将士的铠甲,还当着百姓的面认错了?”

听到孙太后的问话那跪在地上负责汇报的小太监急忙回道。

“回太后的话,来人确实是这么跟奴婢说的,一字不差。”

自从朱祁镇被俘,孙太后便日常吃斋礼佛祈求朱祁镇能从瓦剌安全归来。

而且为了朱祁镇能够在瓦剌过的舒坦点,孙太后也如钱皇后一样送了不少钱到瓦剌,以至于平时吃斋饭都只有4个菜。

今天因为朱祁镇安全返京,桌上才变成了八个菜。

此时听着小太监的回答,孙太后无意识的轻轻摩挲着身前的一个瓷碗。

“终究是成熟稳重了许多啊,也不知道在那头吃了多少苦。”

“以战死将士姓名刻成之碑盖于棺木之上,这才是我朱家的好男儿,这才是你爹的好儿子。”

听着朱祁镇返京后的各种行为,此时孙太后恨不得立马起驾去到重华宫亲眼看看这个一年多未见的儿子。

“说吧,接下来如何了。”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听到朱祁镇不仅安全返京,还变得成熟稳重了许多。

孙太后内心高兴的溢于言表,连着对小太监说话都变得柔和了许多。

见到往常杀伐果断的太后变得突然柔声细语,小太监内心慌得一批,怕自己刚说完就给人拉走灭口了。

强行抑制住内心的慌张,负责禀报的小太监继续说着朱祁镇今天的行程。

当说到朱祁镇对着玉佩自数三罪时,孙太后情难自禁的流下了泪水。

“儿行千里母担忧,傻孩子,只要你安全就好,做母亲的哪还舍得怪罪于你呢。”

跪在地上的小太监听着孙太后哽咽的话语,头埋的更低了。

此时小太监心里是万念俱灰,见到向来在后宫了说一不二的太后如此模样,他觉得自己这条小命今天是真的要交代在这里了。

过了许久孙太后才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开口让小太监继续。

只是那小太监刚说了一会,便被砰的一声打断了。

一瞬间桌面上的汤汤水水有大半泼到了小太监的身上。

“不愧是皇帝陛下,真是你哥哥的好皇弟啊,伐尽方圆五里之木,铅水灌门,当真是帝王无情啊。”

此时的孙太后满脸煞气,如果朱祁钰在这恐怕会被气在头上的孙太后叫来刀斧手给砍了。

来人啊,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孙太后说道、、、、、、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