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言情小说 > 穿成朱祁镇,我反手缔造大明工业

第三十四章 深藏功与名

杭州,古称会稽郡。宋朝时为南宋都城,唐宋以来杭州就是富庶之地,而且由于元时疏通了京杭大运河,杭州便是南北货物交流的起点站,商贾云集之地自然青楼这个行业也比较的发达,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说的就是杭州西湖上的歌舞升平,接天连夜。对于穿越后的朱祁镇,杭州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毕竟在他的时代,西湖上的娱乐场所是不可能存在的,听到杭州已经到了,朱祁镇大手一挥,下船!

随行的枪营五百壮士和锦衣卫若干人等早已经提前下船做好警戒,杭州府尹杨国英早早就疏散了人群,朱祁镇在几大个大臣的簇拥下,前呼后拥的走下皇帝宝船,换乘皇帝轿撵。一出门朱祁镇不禁感慨,杭州不愧是商贾巨富云集之地,光是这个码头的船只一眼望去数都数不清,如果不是皇帝驾到,平日的杭州码头应当是一副忙碌的景象,多少货物粮食经过这条运河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师地区,可以说京杭大运河就是大明朝的经济大动脉。“货船平日从杭州出发,几天可以到达京师?”朱祁镇问道。“启禀陛下,平日向宫中运送物资,快的话需要一个半月时间”杭州府尹杨国英回到。朕听闻杭州多是商贾巨富,可有此事?杭州府尹听罢心中惴惴不安,自古商贾都是下九流的行当,皇帝这么问所实话会不会被怪罪,如果不说实话欺君之罪可是要杀头的。罢了,实话实说大不了被申饬一番,深呼吸后说道“启禀陛下,苏杭自古便是富庶之地,京杭运河自杭州起,天下货物流转自然诞生许多商贾巨富”杨国英战战兢兢的回答到。朱祁镇闻言,杭州城内生意做得最大的商人都有哪几家?杭州城内有漕运起身的张家势力最大,民间南北漕运几乎皆都是张家把持,日进斗金。经营丝绸贸易的李家也是富甲一方,除此之外,经营钱庄的赵家同样是富甲一方。这几家的庄园占地几百亩,雕梁画栋,百转千回,山水园林一应俱全。朱祁镇听罢,心想这些商人还真是有钱。“洋大人认为商人对国家贡献几何”朱祁镇又问道。“商人不事生产,投机取巧,古人云无奸不商,商人做大容易动摇国本”杨国英回答道。朱祁镇听罢,不再说话而是闭目养神起来。

到了夜晚,朱祁镇故意行宫内来回踱步,不时的望向西湖方向。身边的金城看到皇帝来回踱步,问道“陛下是不是想出去体验一下杭州风情”“你胡说,朱祁镇说道,朕明明就是想考察考察杭州当地百姓生活状态如何”“老奴明白”说着金城就退了下去。

不一会儿,金城神秘的走了过来地上说道“陛下请到内殿更衣”,朱祁镇闻言知道这个老太监已经做好安排,回到内殿换了一身普通的衣服,来到行宫后门,坐上一辆马车开始直奔西湖。古代可没有路灯这种东西,到了晚上整座城除了每家每户的灯火,大街上黑麻麻一片,在皇宫中待着习惯了的朱祁镇一时间竟然有点不适应。经过了好长一段乌漆嘛黑的道路,听到前方传来小曲儿的声音,朱祁镇就知道,存在于历史书上的西湖歌舞区到了。挥手让马车停下来,朱祁镇下车步行进入古代的风情区,只见湖面上灯火通明,不时有女子的娇笑声传到岸上,湖边有许多没有招徕到客户的小船不停地招徕着往来的君子们,船上的姑娘着装清凉,岸上的君子门货比三家,整一个大集市的样子,让朱祁镇叹为观止。朱祁镇走着走着就看到,哟呵,前方好几个富家翁打扮的的老头子格外眼熟。此时耳边传来金城的声音“陛下,那几个不是李大人他们吗”朱祁镇闻言说道“怎么可能,李大人他们是一方大儒,怎回来这种污秽之地”,“那陛下还是真龙天子呢”金城嘀咕说到,朱祁镇闻言,冷哼一声“你怕不是想下去喂鱼了吧”金城闻言,赶忙连连求饶,差点跪下了,朱祁镇本来就不是嗜杀之人,笑骂道“李大人他们这是实地考察民情,读书人的事,你懂我意思吧。朕来此地,也是为了拯救这些可怜的女子,朕忧国忧民,被你说成这样,罚你今年俸禄”一路向前,船上的女子似乎也知道朱祁镇的不凡,此人器宇轩昂,身边还有个小跟班,不远处还有好几个带刀的便装侍卫不远不近的跟着,估计是哪位大官,争相向朱祁镇抛来媚眼。走着走着就来到一嗖巨大的楼船前面,船上张灯结彩,但是竟没有女子出来招徕客人,只有几个模样周正的侍女站在甲板上,也不招徕客人,着装也是普通丫鬟模样。岸上倒是三四排的书生模样的人在吟诗作画,做完就举手,往船上送去。使了一个眼色,金城赶忙上前询问怎么回事。不多时,金城赶回来说道“陛下,楼船的花魁叫李思思,此人色艺双绝,名动杭州,以前都是卖艺不卖身,今夜以诗会友,才情最高者可与之共度春宵一夜”朱祁镇一听,有意思,开眼了,还有这种操作。朱祁镇本来想着自己上去参加,抄袭一波纳兰性德的词应该可以秒杀在场的一群骚客。正要行动,脑海中突然出现钱皇后那张温婉美丽的脸庞,犹如一盘冷水浇下来,一下就失去了兴趣。毕竟他是个现代过来的正经人,虽然后宫三宫六院但是让他进入这种风花雪月之地还是有一定的道德感束缚的。但是看到这帮文人骚客在此卖弄风骚他有看不下去“不如折磨一下他们”,于是朱祁镇上前,找到一张桌子坐下,拿起笔便挥毫泼墨,不多时一首词跃然纸上“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借用了一首纳兰性德的《临江仙·寒柳》,写完交于侍女,转身便离开回行宫,深藏功与名。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