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言情小说 > 穿成朱祁镇,我反手缔造大明工业

第五十七章 进击的女工

京城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继续推进,水泥厂和钢铁厂源源不断的输出钢材和水泥,京城的建设开始进入高潮阶段。京城百姓开始慢慢接受集资建房的这个模式,朱祁镇力排众议,京师外城社学学堂、京师外城县学学堂开始建立起来。其中社学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县学相当于中学,小学和中学没有招生数量限制,也不论身份,老师由国库出资聘请那些考试不上进士的秀才担任。除此之外,朱祁镇还别特别设立了技术培训学校,主要分为工科培训学校和农科培训学校。县学毕业以后的学生如果不想科举就可以免费上这些学校去学习技术。朱祁镇不是不想一下子把科举制度取缔掉,但是经过考察后发现这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毕竟全国的官员都是科举制度上来的,取缔了就相当于挖了他们的祖坟,容易让自己变成孤家寡人,工业化之路就会被他们想办法阻碍。所以朱祁镇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釜底抽薪,由于新建的工厂效益极好,所以朱祁镇大幅提高了工厂员工的待遇。还按照现代的公司制度在公司内设立各种管理岗位,这些管理岗位的人员工资都是由有文化又能够接受和拥护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来担任。这些管理人员的工资甚至超过六品官员的俸禄,年底还有分红。在这一些列的措施下,京城的风气开始慢慢扭转,毕竟人活着就是为了能够吃饱穿暖有房子住有媳妇儿老婆孩子热炕头,既然不做官也能够让自己这么舒服那又何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去参加科举考试。而且很多有心人发现,在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可以更快的进入京城的各个皇家工厂工作,并且升迁到管理层的速度也比较快,一对比之下参加科举考试性价比就不是那么高了。

  除了让学习技术的人员有更好的出路,朱祁镇还每年举行宴会招待做出技术革新的研究人员,然后慢慢的将他们通过破格提拔的方式安插到工部、户部一些看起来官职不大但是有利于管理工厂的岗位上去,久而久之人们就发现,不只是参加科举考试能够当官,学习新技术也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科举瞬间就没有那么香了。朱祁镇能够做到这些主要还是因为自行车的销售带来了不少的收益,通过房地产业慢慢的将那些富得流油的大户口袋里的钱掏出来,用来补贴劳苦大众。京城中原来的富户发现虽然这些玩意儿挺贵的,但是能够让家中子弟就读好学校,挤破头了想买外城的房子,一时间京城甚至传闻,入了外城学堂就是皇帝门生,巨大的诱惑力驱使着大户们砸钱。当然,大户们也不是没有的到好处,他们惊讶的发现,那些平时他们看不上的贱民再有钱以后,消费能力加强了,原来每人每个月只消耗一斗米,现在消耗了两斗米不止,加上肉类蔬菜的消费,原本做生意的富户发现自己的财富也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增加,双赢的结局大家何乐而不为。官府的税收也连年增长,京城的税收较之往年增加了五倍,道路也变宽边大了,街道也整齐了。甚至治安案件都降低了很多。这么一通操作下来,官老爷有了政绩,富商得到了利润,京城原本贫困的老百姓收入显著增加,国库得到了充实,京城的官员发现户部发俸禄逗比以前准时了很多俸禄悄咪咪的也增加了一点,各方都得到收益。朱祁镇一直信奉,做出改变并不是要铲除哪一个方面,而是要让各方的利益都得到合理的照顾,在此基础上更加的倾向弱势群体,保证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的公平才能够走得更远。再说了,要在大明朝这么一个皇权社会实施中的变革,改变帝国的制度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至少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因为朱祁镇自己就是这个社会制度的最大受益人。

  “陛下,京城的纺织厂厂房已经建造完成了”金城说道。“开始招募女工吧,纺织厂一期能够招聘多少女工”“启禀陛下,大约两千人”纺织厂是朱祁镇早就想下好的一步棋,但是因为涉及到让妇女出来参与社会工作,朱祁镇不敢贸然动手。也是在钢铁厂和水泥厂,砖厂等工厂建立起来以后,社会风气有所开化朱祁镇才下决定建立纺织厂,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丝绸的供给,让全社会都能够穿上丝绸,有时候平等并不是要文件上的文字,二是生活上细节上的尊重。等到京城的布匹能够大量的供给,丝绸的价格必然下跌,特别是纺织厂采用的是流水线式的集中生产模式,必然极大的拉低成本,到时候朱祁镇就可以解除服装布料的限制,从生活细节中瓦解人为定制的不公平社会现状。

  一阵鞭炮声过后,纺织厂正式开业。一眼望去,第一批招聘的都是贫苦人家的女子,虽说每月只有500钱的月钱。但是在古代,妇女一般就只能在家相夫教子,不然就是种种菜,做做家务,一个月五百钱对于很多贫苦人家来说已经是不少的一笔收入了,所以2000人很快招满,纺织厂的以顺利开业。纺织厂的女工一开始只听说每月有五百钱的工钱,但是到厂里报道以后发现每日还有两餐饭食供应,这一下心中对纺织厂就差下跪感恩戴德了。

  纺织厂内的一片巨大的空地前方,有个主细台。台上的坐着的是纺织厂的主要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主要从其他的工厂选拔而来,思想开明,经过朱祁镇亲自洗脑,颇具现代思想格局。金城作为朱祁镇的代表发表开场讲话,当然,讲话稿是朱祁镇写的。

  “各位女工,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你们……这个月厂内生产出来的第一批粗布将用来生产你们的工作服,每人两套,到了年底,厂里还会给你发过年福利……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让你们知道,妇女也能顶半边天”等到金城念完,台下的很多女工都流出了激动得泪水。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