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域发生的打劫商船的案件史称澎湖海大劫案。福建水师衙门八百里加急到京城,一时间朝野震动。
“陛下,臣等请陛下下旨,令福建水师衙门主动出击,铲除这一伙海盗”主战派徐光启在朝会上主动说道。
臣兵部左侍郎陈传武附议,臣兵部右侍郎白启附议。臣等附议!一时之间,兵部以及满朝武将群情激奋。朱祁镇看到群情激奋,转向其他不出声的大臣问道“其他人有何看法”。按照朱祁镇的想法,在这个时候至少应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臣等同意徐尚书的建议”李贤为首的内阁大臣说道。这个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冒出来。只见翰林学士朱有得站出来缓缓说道“臣请陛下收回开海成命,此次澎湖岛大劫案皆是因为开海贸易而起,开海贸易导致海上贸易量增大,财货一多自然引来强盗觊觎,如不开海就不会有这种惨祸发生”。
朱有得说完,身后几个狗腿子也一起站出来说道“臣等附议”。“放肆,你等清流,如今海盗杀我国民抢我财物,你等居然不思报仇雪恨而是退却不前,当杀”兵部侍郎白启愤怒说道。
白大人此言差矣,我等皆是忠心为国,请陛下明察。朱有得在前头顶着说道。“你等口口声声说开海是祸事,但是根据锦衣卫线报,你等家中可是购买了不少波斯美酒、南洋香料等等外国之物”锦衣卫指挥使赵长亭说道。甚至朱大人的表弟也是泉州出名的外贸商人,朱大人为何不以身作则,禁止家人参与贸易。
“好了,此时朕意已决,即日传旨江南总督于谦、福建布政司,令于谦为帅、福建布政使赵楷为辅助,福州水师都督陈述为前锋,派出战船出海寻找敌巢,一站灭之”。
倭国,大阪城。大阪城是丰臣秀吉自一统天下以后修建的新城,乃是丰臣秀吉老巢的所在。丰臣秀吉进入密室,到黑影面前鞠躬说道“先知大人,今日我国派出的间谍发现,大明朝出现了很多新奇之物”。
“仔细说来”一道沙哑的声音传来,背对着丰臣秀吉的黑影张口说道。大明朝出现了一种叫做自行车的东西,速度虽说没有马匹快,但是胜在方便。其次,大明朝在其京都修建了大型的纺织厂和钢铁厂,水泥厂。其中纺织厂的机器设备比以前的设备先进很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纳尼,他们怎么会有这种东西”躲在黑暗中的人明显心情出现了波动。说罢,从怀中缓缓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丰臣秀吉。“按照册子上的方法去做一批武器,越多越好”。丰臣秀吉接过册子,走出密室。
“看来大明朝也出现了和我一样的人,得抓紧计划了,否则亚洲帝国的计划恐怕出现问题”黑暗中传出这样的声音以后便又归于沉寂。
有钱就是好办事,朱祁镇再办报纸这件事情上就非常舍得下血本,所以很快全国各地的州府都办起了报纸。报纸的顺利发行,一方面有利于政令迅速的让百姓知道,防止中间执行政策的官僚打折扣执行。
“陛下,今日得京城日报”金城端着一份新鲜出炉的报纸放在朱祁镇的案前。朱祁镇拿起来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标题“城南王家养的老母猪居然生出五条腿的小猪仔”。剩下的就是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什么城西李家儿媳妇偷人被抓现行啦。
朱祁镇看完,一头黑线,老子给你们钱办正经报纸,结果成了娱乐小报了是吧!
从今以后,各厂全部严格按照要求实行七天休息两天的工作制。把这条规定刊登在明天发行的报纸上,就说是皇帝朱祁镇下令要求的。另外,朕决定每年的十月初一为国庆日,国庆期间全国放假五天。
以后,要把朝廷的政令放在头版头条,朝廷的重大国策也要头版头条。比如朕今天讲了什么治国的好方略也可以放,或者朕今日出宫慰问了谁也可以上头版头条。
如果都没有,那你们就要自己挖掘有可能引发社会讨论的,有利于国家治理的大事件。至于以后什么老母猪生仔这些可以专门放在娱乐版块。
金城:可是陛下,老百姓就爱看这种猎奇之事。“那就专门搞个娱乐版块,就叫做古今奇谈”。
突然,一则消息映入朱祁镇的眼帘“金记布行开业大酬宾,买满三匹布送一”一的后面用超小的字号写了“块手帕”。这他娘的真是个人才,朱祁镇说道。
自己办报纸的时候光想着监督百官,政令传达了,就没想到卖出一些版面搞点创收,这样一来报纸不就可以自给自足,就算不能也能够减轻一点压力。
“你看看,这是什么”朱祁镇对着金城问道,“陛下,这这是老奴的远方表哥,做点生意,老奴想着就帮他吆喝吆喝,好打开局面”。
“ 大胆!你这是公器私用”朱祁镇大声说道,抬头一看,金城已经麻溜的跪在了地上,动作娴熟得让人心疼。不等他喊出来各种求情的话,朱祁镇继续发问。“收钱了没有!”
“启禀陛下,人家做的是小本生意,老奴没有收钱”金城说道。啪,朱祁镇拍了一下桌子,居然没收钱,这不是浪费老子版面!朱祁镇心里想道。
见到朱祁镇拍桌子,金城一阵恐惧,战战兢兢说道“陛下饶命,老奴就收了二十两白银”。
这回轮到朱祁镇惊呆了,这也太黑了,就一句话收了二十两白银,这金城真不是个东西,还好自己不是昏君,否则这家伙铁定是下一个王振。
朱祁镇站起来,看着地上跪着的金城说道“好啊,翅膀硬了是吧,居然用朕的钱办的报纸中饱私囊”说罢又给了金城一脚,屁股上留下一个鞋印。金城一个踉跄,差点就五体投地。
“说,你怎么想到干这事儿的”“启禀陛下,老奴想者做生意不就得让人知道自己的店面嘛,就给我那表哥一顿忽悠,结果他真信了,老奴以后再也不干了”。
朱祁镇:干,怎么不干,只是这报纸乃是朕的挚爱,要干这种事,得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