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言情小说 > 我是昏君,她们却说我是千古一帝

第十一章:传播

央商在秦放的提点下于皇城南门原木立信后。

事迹很快就传开了。

毕竟这件事情太过离奇。

只需要将一根木头从城门内搬到城门外,就能够获得一百两黄金!

而在这个时代,老百姓的生活是很枯燥的,所以传八卦是人们重要的娱乐活动。

人们在田间地头劳动时,随口就将这件事情当做谈资聊了起来。

“哎!老覃,今天城里发生了一件奇事,你知道吗?”

陈县郊外,一个光着膀子的壮汉扛着农具走到地里后,挥舞着农具一边在地里忙活着,一边和远处与他做着同样事情的人大声说着。

“奇事?什么奇事?”

那人闻言杵着农具,抬头擦了擦汗,黝黑的脸庞看向光膀子的汉子,好奇道。

干了许久活儿,此时听听别人吹牛,也是一件美事儿。

“嘿,你不知道,今天啊……”

光膀子的壮汉一边卖力地挥舞农具,伺候着脚下的土地,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着自己的见闻。

好像将劳作的辛苦,全然忘记了。

“这个叫央商的人,还真是讲信用啊,说给一百两就给一百两,这可是一百两黄金啊!要是给我,我能立马买一座大宅子,还能娶十几个老婆,那才爽啊。”

光膀子的汉子将南城门原木立信的事情讲完后,脸上带着向往和羡慕之色,大声说着。

而那肤色黝黑的汉子则一边点头一边露出惋惜的神色道:“是啊,可惜了,当时我不在南门,我要是在南门,说不定这一百两黄金就是我的了!这事儿啊,还真是稀奇。谁能想到,把一根木头从城内搬到城外,就真的能获得一百两黄金呢?只能说这个官真是个说话算话的官儿。和以前那些官,有点不同。”

“谁说不是呢?对了,你知道吗,这个叫央商的人,听说是皇帝新立下的变法大臣!也不知道这个大臣是干什么的。你说这变法是什么玩意儿?”

光膀子的汉子有些疑惑道。

“嗨~谁知道呢?没准儿是专门负责逗皇帝玩的也说不定。毕竟皇帝肯定也要锄地,每天锄完地,还不得乐呵乐呵?”

肤色黝黑的汉子说道。

两人正说着,这时,又有一个汉子扛着农具从远处走来,他一边熟练地挥舞农具开始干活儿,一边笑着看向两人问道:“你们聊什么呢?这么起劲?”

闻言,光膀子汉子立马眉飞色舞地道:“七娃,你还不知道吧?今天在皇城发生了一间很离奇的事情……”

……

就这样,随着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

原木立信的故事被越传越广。

而大乾皇朝中有一个变法大臣叫央商,这个人十分讲信用且说一不二的形象,也在老百姓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情况怎么样?”

一间朴素的房间中,央商一袭官袍,整个人显得十分有气质。

他手持着一本书册,向刚进来的一名属下问道。

“禀告大人,您这次的办法实在是太高明了。”

央商的属下,从五品法务部侍郎赵谦一脸赞叹地拱手说道:“现在整个皇城的人都在讨论原木立信这个事情,很多人都在说您是一个说一不二,信守承诺的人。”

“如果由您来颁布和推动新法,我想老百姓们一定会信任的。”

闻言,央商点了点头,对这个结果也比较满意,他笑道:“这办法并不是我想出来的,是陛下提点的。”

“而且此次变法中的许多内容,也都是受了陛下启发,我才增加进去的。”

“像是主要的重农抑商、连坐法、军功制,都是陛下曾经提过的。”

说着,央商的眼中露出一丝钦佩之色:“我游历诸国,一直思考变法之道。”

“原以为自己对这一块的思索和领悟,已经颇为成熟。但直到那一天,我遇到了陛下……”

央商抬起头,脸颊呈四十五度角看向窗外,和这属下说起来了那天他被秦放拉进酒楼后,秦放曾经和他说过的东西。

而第一次听到这些的赵谦,年轻的脸上也不由露出惊讶之色。

原来,秦放陛下竟对变法如此了解,提出的策略,也都如此成熟和先进。

一时间,秦放那张看似毫无城府心机的脸,在他的心里,变得异常高深莫测。

因为他明白,一个真的没有城府心机的人,是不可能想出这些东西的。

无论是重农抑商、连坐还是军功制,都是对社会运转以及人性把握到了极致的制度和律令。

“陛下如此深谋大略,实乃我大乾之福啊。”

听完央商的讲述,赵谦一脸赞叹地说道。

“不错,陛下有此宏图大略,我大乾必将崛起!”

央商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说罢,央商便站起身来,然后道:“新法推行的时机已经接近成熟,你立马草拟公文,将新法发下去,命各地官员,尊从上面的日期,实行新法!”

“如有怠慢者,将按新法处置,轻罪亦要重刑!”

闻言,赵谦面色一正,拱手道:“是!”然后身子缓缓退出门外,转身疾步离开。

而央商在赵谦前脚走后,后脚也离开了房间。

变法并不是一套法律发下去就行了的,他还要亲自带人监督施行,并且解决一些利益受损者的反扑。

例如新法颁发后,将施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号、商贩等提高税收,同时鼓励更多人从事农耕。

这鼓励可不简简单单喊两句,还得有与之配套的政策。

例如提高农民在社会上的地位,使得工商之人的地位变得低贱,受人轻慢。

让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都变得适合农耕。

具体政策就是比如农民上交了一定量的粮食后,就可以免除徭役,并且免除赋税。

而商人则不行,无论商人挣了多少钱,都必须服从大乾的徭役,在需要商人的时候,商人就得加入徭役,去修路补桥。

这服徭役可不是什么美事儿,要自己带干粮,自己带工具,而且更重要的是,长途跋涉,很容易就死掉!

所以如果当农民,并且上交的粮食多可以免除徭役的话,就可以大大增加农民这个职业对其他人的吸引力!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