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言情小说 > 大明:穿越崇祯,开局仗杀魏忠贤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兵部尚书

下朝之后,阎鸣泰走在一边,周围的官员们都离得他远远得。

谁看了今天的早朝情况,都会觉得阎鸣泰此人已经不得圣心了,方才皇帝所说的那番话可谓是振聋发聩!

阎鸣泰心中苦闷,他是真的想要劝说皇帝。

毕竟叛军去了岭南,岭南本就部落众多,一旦让叛军们其中一些心怀不轨的部落合作起来,到时候伤害的还是大明。

牛玉此人,虽然是个老将,经验丰富,但事实上,他在战争的时候并非是主将,而是副将,况且业已年迈,少了年轻人的进取心,按他的想法,应该让年轻的将军为主,可以增长士气,而这位牛老将军,则是作为副将,保障大军后勤。

“阎尚书等等杂家。”只见王承恩从后面赶了上来,一路小跑,“阎将军可是家中有事,不然怎么走的如此之快?”

看着王承恩的揶揄之色,阎鸣泰心中轰隆一声,难不成就因为在朝堂上说了这么一番话,让陛下觉得自己不应该继续活下去了?

这……

速度也太快了,他连遗嘱都还没有说下呢。

“没有,王公公找臣何事啊?”阎鸣泰颤抖着心问道。

王承恩笑了笑:“可不是杂家找您,是陛下找您。”

一听这话,阎鸣泰的脑中就一片眩晕,是啦,他猜对了!

一旁听见的官员们更是加快了脚步,害怕自己停了一瞬就要被打上阎党的标签。

“……”

御书房外,王承恩笑着说道:“阎大人自个儿进去吧,奴婢在外头侯着。”

阎鸣泰心中一哆嗦,索性头一伸,走了进去。

王承恩诧异地看着阎鸣泰的背影,这阎大人和他们太监走路就是不一样啊,得先伸脖子。

走到御书房内,阎鸣泰刚刚积蓄起来的勇气全部溃散,他躬身行礼:“臣参见陛下。”

朱由检挑眉:“免礼,阎爱卿坐吧。”

阎鸣泰心中抖擞,难不成陛下给他死前还要做些什么?

朱由检看着阎鸣泰脸上的表情,有些疑惑,不过现在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他说道:“爱卿在朝堂上以为牛老将军不适合为主将,这是为何?”

阎鸣泰一愣,没想到陛下竟然还要试探他:“老将军已年迈,若是他为主将,必是以避为主。但是叛军和岭南部落的人必定会借着岭南的地势对付我们明军,臣以为牛将军的长处不在此。”

朱由检点了点头,阎鸣泰的分析还是有道理的。

“那你以为,谁最合适?”朱由检又问道。

阎鸣泰看着朱由检并没有对他的杀意,浑身放松了下来:“如今朝堂上,孙统领在外推行摊丁入亩之策,李将军也在清除叛军,所以臣以为,应当派陈将军前去,陈将军性情温和但也杀伐果决,这些年来虽然并没有大功可也没有过错,臣以为他可以。”

朱由检叹了口气,看着阎鸣泰问道:“朕是想从别的地方挑选将领。”

阎鸣泰大惊,他自然听懂了皇帝的意思,可这样的话风险是会大大增加的,一个从来没有打过仗的人,怎么能成为一名将领呢?

朱由检接着说道:“朝廷上的人都老了,若是他日这些人在战场上有什么不测,那就是青黄不接,难道真的让文官去打嘛?咱们大明,可没有第二个于少保了。”

阎鸣泰也感觉到沉重起来,一个王朝,若是没有能撑得住的武将,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朕这里有一个人选,你去看看,他叫周遇吉,是辽东锦州卫人,届时你可以去考察他一番。”

此人朱由检记得,是个有勇有谋且忠心耿耿的人,只可惜他生错了时候。既然如此,朱由检就让他能在大明发光发热。

阎鸣泰心中思索了一番,确认自己并没有碰到过这个人,要知道他是兵部尚书,对于兵仗局和兵部甚至是六部的人员都清清楚楚,看来此人是在外面了。

难道说,是和陛下有关系?

朱由检不用看也能想到阎鸣泰在想什么,说道:“若是他过不了你的眼,那就算了,朕要的是将才,而不是一个小兵。”

阎鸣泰浑身一震:“臣明白了。”

皇帝这是在敲打自己,阎鸣泰顿时就清醒了起来。

阎鸣泰离开后,朱由检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名字,这些都是后世记载的关于明末时期的名将。

吴三桂。

看着这个名字,朱由检陷入了沉思。

吴三桂着实算不上一个好人,在后期的时候叛变了。

对于满清来说,他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可对于大明来说,他就是背叛者。

“不如这样吧。”朱由检眼前一亮,吴三桂此人可以用,但不能大用,如今除了镇海司,内务府和六部之外,那么善于骑射的吴三桂可以去哪里呢?

朱由检想了想,决定将他放到督察府。

督察府,是朱由检最新想要建设的一和部门,御史虽有监察只责,但是很多人都是在用嘴巴给自己博名声,并没有确切证据。

锦衣卫和东厂则是失去了最初的目的,他们手段残忍,更像是酷吏。

所以,朱由检打算重新建设一和督察府,这里的人官职不高,但可以监察百官,同时注意民生,纠察风气。

可以说,督察府的官职不高,但是权利极大,但是同时,他们是向皇帝直接负责,罢官任命皆由皇帝决定。

“陛下,福王世子殿下来了求见。”门外,王承恩说道。

朱由检恍然,想必是朱由崧听说了岭南的事情,所以自告奋勇地想来了。

“让他进来吧。”朱由检说道。

朱由崧一走进去,就说道:“陛下,我听说金人那批叛军逃到了岭南?”

“是啊,你想要去?”朱由检看着朱由崧笑道,“岭南地势复杂,林丛众多,可没有那么容易找到人呢。”

尤其是,还有当地人的协助。

朱由崧拿出了一个本子,说道:“这是唐王叔给我的,里面记载了很多关于地势地貌的情况,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