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言情小说 > 三国:开局俘虏赵云

第二百六十五章 效果的条件

但是现在要从这两个问题中选一个问题,他们就只能选择那一个似乎显然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了,比如刘表,他每天都要在荆州招待客人、吟诗作对。

毕竟选苏泽为对手,如今基本已经是凉风习习,清凉至极。

要不就是象袁绍那样半死不活地硬扛。

为了给众人鼓舞士气,曹操又说道:“攻打刘表也有好处:可以得苏泽暗地襄助。我和他曾经有过一个密约:只要是我进荆州的时候,他都要给我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襄樊之战似乎是必死之局但又并非毫无一线生机使我们得以一命呜呼了”

“反之,进取汝南表面上看有利可图,其实饮鸩止渴,等在我们身边,只是慢性死亡而已。”

曹操早把形势看清了,他深知只有南下攻打刘表、攻占襄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困龙飞升,摆脱了身上沉重的桎梏。

到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时候,还是有资本去参加争霸天下。

不然就会被关在豫州之南,进退维谷、左支右拙、像刘表那样,成了世家、豪族、乃至推到前线与苏泽殊死相搏的傀儡。

不管是胜是败,我个人的下场怕是不精彩。

看地图时,曹操感觉他的生活实在是太艰难,在这争霸天下中,他简直是地狱开局呀。

兖州,昌邑。

城北工官和苏泽在工地检查。

工官是两汉时期朝廷中枢在当地的官营工场,根据《汉书》卷二八《地理志》记载,河南,川,河内,南阳,济南,太山,广汉,蜀郡等地都有明确的工官。

西汉所有地方工官都直接从属于中央大司农管理,而东汉管理权刚刚下放给郡国管理,也就代表了地方豪族政治力量的增强,并开始摆脱汉室皇权控制。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地方工官还承担着军械生产的重任,不同地区,生产编号不一样,苏泽曾经从洛阳武库中取出的一大批弓弩上都有用牛骨削出来的骨签,宽度大约为半掌。

骨签上面刻有字,内容有进贡物品名称、规格、各级工官和工匠姓名等等,证明这些仪器,是由兖州工官所制,最终转送到京师。

汉朝之所以能在对外维持较强的战斗力,这一工官生产体系有很大的功劳,但苏泽来巡视后,用现代人的目光去看,还是发现不少问题,接着在翟宬面前提出,并敦促其修正。

翟介晋升为将作大匠后,翟宬又得到苏泽的重用,调到兖州负责对原有军械制造和生产体系进行改造。

并以兖州昌邑城工官为最早实验。

毕竟这可算是四战之地了,终于可以实现所有军事器械都自产自销了,不然紧要关头还得调离洛阳,长途运输可就麻烦了。

苏泽之请,翟宬未敢疏忽,都下令逐一记叙,校勘成书,为后来实行改革作调子。

二人正聊着天,一个暗卫急匆匆地来到苏泽的身边:“老爷,许县告急了。”

苏泽在密信中写道,剖开封口处应该用火漆涂上防伪印章,只扫掉标记,苏泽便知此信为史阿寄回,也是极其重要的信息。

眼神迅速扫过信的内容后,苏泽一脸欣喜,然后命令道:“到了请奉孝、公达来的时候,说是有事找他们商量。”

“是!”

就这样,苏泽告别了工官回到州牧府邸。

过了一会儿,郭嘉、荀攸急忙跑来:“主上何相召?”

“这是从史阿那里传回的消息,你快说完吧。”

过了一会儿,密信丢在火盆里后转瞬间化为灰烬了。

郭嘉笑着对苏泽说道:“似乎曹操和陈宫这两个人也即将正式分道扬镳,祝贺主,会得到一斗狗也。”

荀攸摇头失笑:“奉孝、孟德如果听到您这样描述自己,怕是要不爽了。”

能为人处世的人谁会为人做狗?

但曹操眼前残酷的现实已使他没有出路,只落得个丧家之犬的下场。

原来,史阿飞鸽在传书归来时,提到曹操为研制能突破襄樊城垣的投石机而努力推广墨学和培养工匠技术专门人才。

本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施政之举,怎奈此举有利于曹操争霸天下,却极大地不利于世家对于知识与学术话语权的独占。

苏泽赠曹操《墨经》一书,表面上是技术类着作,其实是“带毒”观念。

由于《墨经》与墨家在实质上实际上代表了工匠这一社会群体的兴趣,同时也存在着任用人才等理想化治国理念,否认裙带关系等核心思想几乎违背儒学。

儒学终究代表世家与豪族之利,两方矛盾难调。

曹操重用墨学对于地方上世家豪族特别是依靠儒学独占官僚系统之士族来说是十分严重之挑衅行为。

荀攸评断说道:“曹操虽强行实行了这件事,但是怕是很难把大家都压了下来,军队一出征,大后方就肯定会乱成一团。”

郭嘉叹息:“曹操信心满满地认为许县乃其起家之地,可以全面控制局面。殊不知在陈宫的内应下,刘表只要派上几千人精兵,白天伏兵,便能轻易偷袭其后方,切断后路。”

一旦退路被切断,曹操手下的士卒多数又来自许县,恐怕马上就会军心动荡、不战自溃。

“从史阿收集到的信息看,许县粮价飞涨,民间老百姓手里的存粮被强征殆尽,似乎曹操早已聚众备战。”

苏泽看着地图:“汝南山高谷深,路途坎坷,不宜使用攻城器械,因此曹操针对何许人也,自不待言。”

“冬天寒冷,雪封之日,曹操势必不择此时发兵,如果他真的要动兵的话,一定会选择明年开春。”

荀攸判断准确,冬天出兵实际上并非不可能,只要御寒衣物充足、食物充足,把资本拿出来,就自然具备了违背正常季节规律、取得出奇制胜之效果的条件。

可如今曹操,已经快要穷困潦倒揭不开锅,还会有那么多本钱去做吗?

数万主力,冬天行军打仗,光吃饭就比平常多好几倍。

而且御寒衣物、柴火等开支,都是大头,够让曹操后勤军需官们煎熬得一蹶不振了。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