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李祐旁边站立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文臣武将呢?
这个朝堂上面,可有百官、李祐在旁,数了数,也就不足十人,然而在他们这一边,就有十几个人,乃至便几十个文人武将。
论才学,他们中每个人哪个都不是那个时代名动一时的人物。
在家世方面,这些人多来自世家大族,即使不来自世家大族,那么他们也依赖世家大族的人,或在以前,与李祐本是敌对关系。
毕竟李祐那个专爱断人家财路!
言下之意,此时谁也不会记得李祐曾守护大唐江山,对他们而言,也就意味着美好的疤痕忘记疼痛,这个大唐边境不再有威胁,自然是做起妖来,打点李祐这所谓阻挡他们财路。
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秦琼,程咬金以及尉迟恭等文臣武将相比,他们虽称不上李世民绝对相信的亲信,但他们也都是极有权势的人物。
个人实力本来并不弱小,如果这一刻把这些原本并不弱小的力量汇聚起来的话,那你能想象出这股力量有多恐怖吗。
因此,正因为如此,李世民对李祐建功如此之多、能耐如此之大,但仍不愿公开李祐地位的最重要因素。
谁也不比自己更清楚,这场朝堂之争和储位之争有多惨烈。
于是他想尽力为李祐铺平道路,然而这个计划总是跟不上改变。
所以在这些阴谋手段下,李世民只好事先宣布李祐身份,使他早早暴露于这无情的储位争夺战中。
本该轰轰烈烈的家宴在这一刻却因李世民看似不经意的话而显得格外平静。
谁也不张口含元殿竟给人以冷飕飕之感。
大家的眼睛都盯着李祐,只是那么安静地盯着李祐看,因为大家都想看李祐听李世民说话后会做出怎样的回应。
“怎麽样,这个怎麽也不会说出来?”望着略显冷清的含元殿李世民发话了。
说罢,也颇为深刻地看着魏王李泰的眼睛,然后又接着说:“你都学魏王了,有事想向皇兄讨教,虽然张口便是了。”
魏王李泰一听,身子立刻一震,若不是反应迅速,想必这手酒杯是会直接掉到地上。
他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那是皇兄看到的。
言下之意,李世民是来自这个年代,因此,这种想法谁也不比自己更明白。
但也没什么,皇家争储的行为,本来就是残忍。
还有,自己祐儿这么好,在李世民眼里,自己那几个兄弟还是兄弟,一辈子迈不开这一天!
现在只要想到明天,他这个麒麟之儿将受到天下文人顶礼膜拜的景象,李世民脸上便忍不住流露出无比自豪的微笑。
有个这么个儿子是我今生最光荣的事。
就连当年出自李建成之手,夺此帝位之喜悦也远比不上他能有如此好儿子。
只是李世民这个想让李祐利用这个机会为每一个哥哥一点点颜色看看的小小想法,好像谁都不想合作。
因为,体验过魏王李泰那件事之后,想必谁也不会再有脑洞坏得想上去找他“讨教”。
因为这哪是在讨教,这明明是他在为他寻虐,后来还是他以尊严为人进一步做垫脚石!
这个魏王李泰,平日里有多不可一世,可要知道,此时此刻却被李祐打得鼻青脸肿!
这个自闭症想必快出来啦!
“皇皇文盖天下,孤拜不从!走吧,孤敬皇兄一杯酒!”
大家谁也没想到,这个首先出声对李祐敬佩的人会是皇太子李承乾。
还有,更让人想不到,这时李承乾竟笑颜如花,真心拜服,这哪能看得上半分愤恨与气愤!
也是没想到,李祐。
老实说,自己也确实小看这个李承乾,居然也有如此心机!?
看来这个皇家确实也算是磨练演员了,估摸着这个如果放到现代的话,这个人拿影帝什么的,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既然大家主动秀恩爱,这个彩虹屁拍得也好,那么李祐当然没有任何理由继续端端正正地走下去。
所以,也轻轻端起酒杯示意着,唇角微扬,带着你理解我理解所有人都理解的微笑。
演戏啊!
等他还不怎样!
“我等敬皇兄!”
太子李承乾后,此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也都举着酒杯向李祐献酒。
这两人心里都知道,随着那篇《阿房宫赋》问世,这个李祐已成为神话,今天要想再次打击李祐的嚣张气焰、拉低李祐的威望已不可能。
既是这样,姑且兄友弟恭再怎样!
后来大家日子过得相当久了,这次回去后又作了计议就来不及了!
只是,当李祐见到这位诸皇子向自己示弱、认怂时,心里并不轻松。
这下他们正在向自己敬着酒,可心里如何责骂自己、以后又如何伤害自己却不知想到什么!
还有,因为他们现在能够隐忍了,所以带来的也不过是更多地敌视与愤恨,而这些...并不是什么好事。
就算是用脚后跟想,李祐也清楚,今日宴会结束后,他们势必会采取行动来打压自己的,甚至于会谋害自己的性命,也说不定呢!
毕竟帝王之路那是什么亲情都谈不上。
尽管他说自己第一次走上这条古老的道路,但这辈子,自己这部宫斗剧可是看过很多的!
因此,这场对多明争暗斗恐怕要比今晚更多一些,即将全面打响。
是不是隋室降臣?
是不是义成公主?
或者萧皇后?
亦或为灵州、朔州等地之守将?
这个杨世道怎么也想不通,他究竟被什么人背叛了!
但是无论被谁背叛,他还是坚持了一点,就是杀了自己都认不出这个罪,否则,可真没转圜的空间。
李世民如何能让自己有如此转圜之机。
他与李祐就是父子俩,父子俩面对这种事,怎么能不去想象!
“杨世道!你觉得自己诡辩过了。如果你不承认这件事的话,能逃过一劫吗?上一次太极殿之事恐怕你早就忘了?”李世民气急败坏。
但总之,立刻像一盆清凉的冷水从杨世道头上当头浇下来。
太极殿?
上次太极殿风波,可算是让大家感触极深!
难不成.
上次他还记着是秦王李祐洞悉众人谋反之心,莫非这次还是自己?
看看那个杨世道突变之脸,李世民又何尝不知自己已大致猜到一切皆秦王之手?
于是,就也继续说道:“凡此种种,无非秦王之计,自你当初聚众欲怎样反吾大唐、重振隋朝之时,秦王便已捷报频传。”
“那么秦王就不揭穿你的计谋了,他会把计就计,不仅把薛延陀四十万大军统统引进我大唐腹地,而且把你隋朝的余孽也一起引出来,才能把你清得够干净。”
李世民说完,直接就是冷哼一声,不在理会杨世道。
他接过桌案里的一卷帛书使劲往那个杨世道眼前一掷,这是李祐手下锦衣卫为这一计划整理出的细节。
其实一开始李世民说到太极殿这件事,杨世道是早就猜到这些了,除秦王李祐之外,世上哪有第二个人能做出这种事!
他哆哆嗦嗦地把李世民丢失的帛书拿在手里,虽然早已猜到上面写着什么,但仍用发抖的手把帛书拆开。
果然.
看到那个东西,杨师道觉得整个儿不过瘾!
震撼人心!
呆滞啊!
惊恐!!
各种消极情绪全部卷向他。
上次在太极殿出事时,自己并不是当事者,因此无法体会到那当事者看了这件帛书的内容后所产生的情绪。
今天他终于可以体谅这些大臣在这一天里的情绪。
因为他和各位同僚地下密室里的一切对话,竟然都有记载!
脑子迅速陷入宕机。
他想起前一阵太极殿事件时,自己也曾奚落这些臣下,做事竟如此不慎,竟被李祐手下。
不是只是偷听,而是要别人把自己的谈话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这也太可耻。
但是,到现在同一件事对他来说,这个杨世道终于知道了,这个哪就是他们办事不慎呀,真的因为这个秦王李祐也太有本事。
因着有上一次太极殿的事情,所以,这一次他们谋划这样一个事情的时候,可以说是格外的小心再小心的,可是即便是他们认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已经做的滴水不漏了,却还是没有瞒过秦王李祐的情报网!
这个秦王李祐有多大本事已是可想而知!
此时此刻,不但是那杨师道被李世民的话给惊到大脑都宕机了,就连那甘露殿的群臣也是全部都被李世民的话给惊讶到了大脑宕机的状态。
难怪.
难怪这一天,李世民答应把长安全部权力交给李祐,李祐如此坦然平静。
难怪秦王李祐在下一项任务时如此从容。
结果.
这些都绝非偶然!
一切都是秦王李祐幕后策划!
大家以为大唐已经步入危境,但实际上只是人家提前策划的部分。
而他这么做的理由之一是想引出隋朝残余势力,想把这股势力连同薛延陀的四十万大军消灭!
想到这里,这位满朝文武大臣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张开嘴,估摸着吞一头大象还行。
也是夸张,神奇,震撼!
这个时候他们再也找不出什么一个合适的言语去描述这个秦王李祐这次的大动作!
因为这一次由李祐带着去垂钓,就是一个完整大唐安全!
天啊!
这事,别说干,就是要干,人家都不敢想!
因为,想要做这个事情,再到后来的做成这个事情,那不仅仅需要一颗很是强大的心脏,还需要非常大的胆魄,最后还需要非常非常大的自信才可以。
这件事,曾经在某个环节上有什么纰漏的话,那么这件事不可能做到吗?
又无法做到结果如何?
其结果是万劫不复、大唐永灭呀!
话虽如此,想起来大家并不一定要敬佩李世民与李祐父子。
这父子俩还是个敢想敢干的人呀!
因为那天当薛延陀四十万部队兵临城下时,即使那些人已被李祐打垮,如今回想起那天的情景,也不禁被恶梦惊醒!
然而.
这些竟然只是秦王殿下设计!
无数大臣们,在这一刻脑门都冒出层层冷汗来!
擦去一层就会出现二层。
抹去二层和三层!
总之无论如何都是擦不掉是吧!
真的不是因为他们胆小,真的是因为这惊天大阴谋真的很可怕。
此刻,众臣下,心中竟如此均匀地掠过一个身影——王子李承乾。
当然除太子李承乾外也有魏王李泰这样的人物。
大家没有不对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的前途等深感忧虑!
因为有着这样高深莫测且手段冠绝天下的秦王殿下李祐在现在是太子还是别的皇子,这个他们应该拿什么去与李祐较量!
无论是智商、手段、权势,这个从他们身上拿出来随便拿出来,放在大家身上一比,那么秦王李祐绝对能吊得住这些别的皇子呀!
当然还有那个本来储君、如今东宫太子李承乾!
在上一次太极殿事件之后,以及这次薛延陀四十万大军事件之后,很多本来投奔太子李承乾门下的人,也有那么多投奔魏王李泰,还有皇子门下其他朝臣,心底竟然对统一有些动摇!
这不由他们毫不动摇。
既然是为了支持一个人上那个九五之尊的位置,那么当然就是为了帮助一个坚强的男人,只有自己支持的男人上皇位了,这样之后自己的生活才能好起来,自己才能保住满门荣华。
如今,大家已经看清楚了,这个秦王李祐本身实力再加上牛气十足,就是今天皇上,对他那个也大力称赞。
否则,就决不能借使尚书令、左右仆射房玄龄、杜如晦之口,使众朝臣尽量前来辅佐李祐。
本身的强大,加上现在皇上的支持,如果那些朝臣们还不懂得怎么做出这样的选择,也不是大脑出了毛病这样的词能够描述得清楚。
然而,当这许多大臣,正为李祐惊天谋划摇摆不定是否会转向李祐手下时,那个跪倒甘露殿的杨师道却浑身是绝!
他脸色煞白,全身更无法克制,而且用大家肉眼所能看到的一种表情出现了发抖。
一双双惶恐的目光更把自己心中的害怕暴露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