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进入东齐军营之后,现状比林墨想象得更加“和谐友爱”。
公孙弈不但是对燕国的强硬派,而且为人还算不错。他自然不会把东齐军指挥权拱手相让,不过对于西秦军对抗燕军的经验非常珍惜,对于林墨等人的各种建议都乐于听从。
林墨透露他们已收复郑平要塞,公孙弈直接希望由他和费青两路出兵,同时对燕军发起进攻。
若一切顺利,两路大军有机会打穿燕军会合,那啥也不用说了,燕军整个战线都会出现崩溃之势。
哪怕只有其中一路成功,燕军也需要分兵支援,根本无法南顾。
甚至他们都失败的话,也能交替掩护着向后撤退,不至于出现孤军被燕军骑兵死死咬住追杀的危险场面。
公孙弈确实是个合格的将领,他的提议其实都很有道理。
可是,林墨对于这种“合理的要求”却没法答应。
他又不能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那显得他们前来目的不纯良,故意利用东齐军似的。
虽然……他们确实有点儿利用那味儿。
可是若让他们直接生出类似的情绪,必定会大大破坏东齐和西秦之间的邦谊。
好在林墨在公孙弈眼里还颇有分量,另外徐仁青等人也会帮着他说话,可以展开自己的忽悠大计。
“公孙将军,请问合你我两家兵力,面对燕军真的有必胜的把握吗?”
公孙弈露出尴尬的神色。
“只怕还是难呀,燕军的陆地上优势太大了,恐怕只有北方异族才长能真正对他们造成威胁。关键还是我们行军的速度,比起燕军来差得太远了。”
“咱们就算能打一场胜仗,可是也无法对燕军展开追击,他们只要不是被全面击溃,总能抽掉出一支骑兵从旁干扰,掩护着主力安然退走。”
公孙弈直接点出了与燕军交战的最大问题,同时也是历史上,步军对战骑兵的最主要问题。
打有可能打得过,但是难以打出歼灭战来。而且他们自己还不能有所失误。
林墨正好利用这一点,反过来说服对方。
徐仁青微微一笑,知道陛下要施展口才,所以故意凑到一旁,准备接口帮忙。
他这种做法,可不是要背叛东齐啊,本来陛下就对自己有恩。陛下也是真心诚意地想要与东齐合作,他是绝对不可能故意害齐军的。
“我们若与敌军硬拼不利,那自然要转变想法,避敌之长,扬己之短。”
现在公孙弈依然被他牵着鼻子走。
“陛下您这话不是挖苦我们东齐军嘛。我们在燕军面前,能有什么长处优势啊?”
林墨摆出严肃的表情:“不!当然有!我早就听徐大人提起过,东齐水军非常强悍,不管是燕军还是西秦军都有所不如。”
公孙弈愕然,不解地看着林墨。
“陛下,此言倒是不假,可是我们只凭着水军不可能直接打败燕军的。”
“这附近的地形一马平川,虽有水道,可是我们要凭那点水道跟燕军周旋完全不够,燕军的马快,完全可以绕过河道啊。”
林墨摆手道:“公孙将军只怕对燕军有所误解。”
“燕军确实强大,可是他们也需要依赖于后勤提供大军补给,大军数量越多,这种依赖自然也越强,您自己算算,燕国此次南侵,已经动用了多少大军?”
“我们的水军只要出现在敌人的河道之中,就能让燕军的补给线异常麻烦,而燕军的混乱,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机会。”
公孙弈摇了摇头,他不是想要反对林墨的建议,而是觉得脑子有点儿乱。
东齐军自认为,当世对于水军的了解,无人能及。
可是,他们也不曾认真地想过,要让水军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徐仁青咳嗽了两声,故意说道:“公孙将军万不可小视了西秦军对于水军的研究,依我看,现在西秦的水军其实比我们东齐更加强大!”
“我曾经跟着陛下在西秦南方,亲眼见识过,他们利用水军,掐死各条水道,完全掌控南方交通。”
“陛下对于水军的理解,比起我们更强,必定能找出对付燕军的方法。”
有了徐仁青的话打底,众将自然又抬高了期待感。
林墨微微一笑:“我的方法说出来也没什么稀奇,无非就是利用海上交通,攻敌所必救!”
东齐的水军比起西秦来,有一个天大的优势。
天下水系极多,哪怕是北方,也有贯通大片地域的庞大河流,可是,大多数水系难以相通,而且并非所有河段都能通过船,特别是到了旱期。
但是,有一处地方的“水”,绝大多数时候都能行船 ,而且绝对不会出现旱期影响水深的问题。
那就是东海!
北燕和东齐,都紧邻东海,其中东齐还发展出了极为发达的海运行业。
他们有专门的海上战船队,吃水更深,行船更稳,自然也能运载更多东西。
燕国对于东齐的海船队也有所提防,只不过提防的区域只在靠近东南的少数几个郡。
那里跟东齐的民间往来更加密切,也是东齐比较熟悉地形的区域。
但是更北方,东齐的船员就不太了解了,根本不可能让战士们坐上海船队,北上在任何地点登陆作战。
为将者,不可不知天时地利,假如让他们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地方,跟强在的燕军作战,谁心里都发怵啊。
公孙弈把他们的为难之处说了出来。
东齐军虽然不好斗,但是立团这么多年,统治高层也不全是傻子,肯定有人曾经想到过,利用海路突袭燕国的战术。
最后无一放弃了。
林墨拍着胸膛道:“那是你们的战术使用有问题,对于陆军和水军的配合没安排好,若是公孙将军愿意把海上船队交给我来指挥,必定能打得燕军首尾不能相顾。”
公孙弈是整个北上进攻的统帅,因为过去水军的低下地位,自然不可能跟他分庭抗礼,直接归属于公孙弈来指挥。
公孙弈略有犹豫,可是最后一想,他根本没得选择啊。
他自己没有稳赢燕军的策略,若不采纳林墨的战术,难道直接带着大军撤回国内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