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您的位置 : 首页 > 言情小说 > 明渣的逆袭

第17章 水样的愁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营房中,王和垚趴在桌前,写写画画,时而眉头紧皱,时而释然,很是专注。

外面的教场上,一些巡丁正在操练,兴致勃勃。

良久,王和垚才抬起头来,夕阳洒在桌上和地上,房间里一片金黄,徒增了几分静谧。

几年后,几十年后,百年后,甚至千年后,谁还会记得他?谁会记得他做过的事情?

敲门声响起,跟着郑宁端了饭菜进来。

王和垚抬起头,抱歉道:“小宁,辛苦你了!”

郑宁脸上有煤灰,她自己都没注意到。

饭来张口,郑宁就像他的保姆一样。

“五哥,没什么。”

郑宁轻声说道,目光扫在了王和垚桌上的纸上,狐疑道:“五哥,你这画的是什么?”

“乱画的。一个是哨子,一吹就响。另外一个是刺刀,卡在铳管上的。”

王和垚道:“小宁,我一个人吃没意思,咱们一起吃吧。”

不用问,郑宁肯定没吃。

可惜没有铅笔。石墨这东西,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开采,只好用毛笔继续耕耘了。

有朝一日,一定要有一场毛笔的革.命。别的不说,便是测绘这方面,便是要精确到极点。

泰西,也就是这个时代的欧洲,他们在用什么写字?

记得他去教堂,看到洛佩斯的书桌上,好像放的是鹅毛笔,不过洛佩斯写字,似乎还是用毛笔。

王和垚心头,有些失望。

钢笔、铅笔、圆珠笔,没有一样他会造。即使他大概知道要用那些原料,他也找不到这些东西。

二人各怀心事,吃了起来。

“小宁,你们女孩吃饭,都是这样秀气吗?”

王和垚微笑道。

自从来到大岚山,郑宁似乎沉默了许多。

郑宁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和垚哥,有些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咱们之间,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王和垚奇道。

“家纯哥,他有时偷偷从厨房拿些东西,早上出去,晚上才回来。”

郑宁小心翼翼,王和垚怔了怔。

孙家纯,这是监守自盗吗?

“家纯哥家里不宽裕,有个老母亲,还有弟弟,都要靠他养活。他挺不容易的。”

感觉自己“出卖”了结拜兄长,郑宁心里发虚。

王和垚点点头,没有吭声。

人非圣贤,天伦之情,抗天怼地,拿些食物孝敬家人,似乎是天经地义。

“和垚哥,你打算怎么处置二哥?”

郑宁赶紧问了起来。

“处置?”

王和垚摇摇头,笑了起来。

水至清则无鱼,何况这还不是军中。

“二哥是一片孝心。他拿的东西,都记下来,回头记下来给我,我出银子。”

王和垚看了看门口,轻声说了出来。

说到孝心,自己可真是一无是处。

“我也算一份!”

郑宁喜笑颜开,马上表态。

王和垚微微一笑。

真是个单纯的孩子。

“和垚哥,你不打算成家吗?”

郑宁脸色发红,眼睛偷瞄着王和垚。

“我一无功名,二不是家财万贯,三没有权势,四不是旗人,生下来什么都有。我只不过是一介草民,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贱民而已。”

王和垚自嘲道。

言下之意,他是不考虑婚姻大事了。

王和垚自嘲,郑宁心头失落。

以前的王和垚虽然懦弱、内向,但和她要好,谈得来,分不清是不是喜欢。

现在的王和垚心机太深、太过聪明,反而让她失去了原来那种相濡以沫的感觉。

“小宁,无论怎么变,我还是你五哥。谁要是敢欺负你,我照样会冲冠一怒,血流五步!”

王和垚的话,让郑宁心脏狂跳,脱口而出:“五哥,你有没有喜欢过我?”

不管是五哥还是和垚哥,都会义无反顾保护自己,整个心头都暖洋洋的。

“这……”

王和垚的眼睛,一下子大了起来。

“和垚哥,你我青梅竹马,我从小就喜欢你,你也说过你喜欢我。难道你都忘了吗?”

我去!

王和垚一时语塞,心里哀叹。

这又是前生欠下的债啊!

也许他二人两小无猜,许下了永不分离的誓言,可现在的他,早已物是人非了。

“小宁,其实你我兄妹,现在的样子,不是很好吗?”

王和垚艰难一句。

郑宁低下头吃饭,眼泪忍不住掉下来,落到了桌上,她赶紧悄悄擦眼。

“小宁,我们兄弟几个,都有谁定了亲?”

王和垚看在眼里,岔开了话题:“你大哥名门之后,他已经十八岁了,怎么没有看见他成亲?”

印象中,李行中有个未婚妻。

郑思明相貌堂堂,名门望族,虽然家道中落,但一般人家的女子,总不至于看不上郑思明吧。

“我大哥心高气傲,脾气又倔,家里又没人张罗,就给耽搁下来了。”

郑宁轻声细语,王和垚明白了几分。

又是死人的,又是坐牢,家里连个大人也没有,郑思明单着,毫不稀奇。

郑思明单着,比他小两三岁的妹妹郑宁,自然也是名花无主了。

“那老二、老四他们几个?”

“二哥家里穷,兄弟两个,还有一个常年瘫着的阿母。说了几家姑娘,人家都不愿意。二哥性子又烈,还没有成亲。”

孙家纯家里贫困,这也是他从巡检司拿食物回家的原因。

王和垚眼前,浮现出初次见面时孙家纯那身补丁衣服的情景。

“老二,他有看中的姑娘吗?”

王和垚幽幽叹了一口气。

“浦口村的孙姓女子,对二哥很是喜欢,不过她家里人不愿意,硬逼着她嫁到了县里,最后跳江自尽了。”

“老四怎么样?”

王和垚叹息一声。

又是一个无疾而终的人间惨剧,现实也是人心。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穷光蛋,既苦了女儿,更苦了自己。

而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三哥和四哥都定了亲。三哥的未婚妻子是他的表妹,恐怕今年就要成亲。四哥看不上他的未婚妻子,一提起就黑脸。四哥现在变好看了,恐怕更瞧不上人家姑娘了。”

郑宁知道的不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

王和垚哈哈笑了起来。

赵国豪以前大胖子,虽然有几分气势,但身材不敢恭维。他现在天天操练奔波,几个月下来,掉了三四十斤肉,英明神武。

至于他的未婚妻子,肯定是普通人家,要不然在赵国豪是胖子时就甩了他。

王和垚目光扫到门外,头探出了半个,又缩了回去。

“小宁,你觉得狗子怎样?”

“他呀!整天嘴里臭烘烘的,也不知道刷干净了嘴巴。再说了,他是他,和我有什么关系?”

郑宁立刻表示了拒绝。

“人家从小就是吃百家饭,没有人教,不能怪别人。说起来,他比你可怜,你还有个大哥爱护,他可是孤零零一个。”

王和垚瞥了一眼,屋外的人似乎已经悄然离开。

“五哥,不要提旁人。”

郑宁道:“明天我去镇上一趟,要拉些稻草回来,还要买些肉、菜、水果、米酒等物。中秋节就要到了,得拜月神,吃月饼。只可惜不能观潮了。”

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就有。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拉稻草?是用来生火做饭吗?”

王和垚好奇地问了出来。

他是男人,除了读书写字,再到现在每日操练,十指不沾阳春水,哪里注意过这些事情。

“下雨天,就怕柴禾和稻草发潮,半天生不起火,满屋子烟,太烦人呢!”

郑宁撅着嘴说道。

她是个知进退的女子,此时已经恢复了镇定。

“那怎么不用……木材和炭啊?”

王和垚结结巴巴问了出来。

这个时代,可没有天然气,只能烧木材和煤炭了。

“五哥,还有你不会的。”

郑宁轻声笑了起来。

“木材跟米差不多贵,那里用得起。一般的人家,都是用稻草和麦秆。稻草二三十文一担,巡检司这么多人,除去山上砍的木材,一年用下来也要十来两银子,可是笔不小的开销。”

“那怎么不用炭?”

王和垚脸上一红。

“一两银子,只能买两三百斤的石炭,却可以买三千斤稻草。普通人家,谁用得起炭啊?”

郑宁的眼里都是笑意。

无所不通的五哥,原来也有不懂的事情。

“但是相比较起来,煤……石炭的燃烧值更高,而且,你说的是炼焦后的石炭的价钱。要是粗煤,就便宜许多。”

炼焦后的煤炭易于燃烧,也少了许多杂质。一顿原煤炼焦后只有不到七成焦炭,更不用说还要烧一次。

关键是,这样一来,易于生火不说,也不用满山砍树,弄的鸡飞狗跳了。

郑宁摇头道:“但怎么说,用稻草也比用石炭来得节省,就是生火不太容易。”

“你也说过了,生火不太容易。”

王和垚想了想,脑子里面闪过一个物件。

“小宁,我或许能做一个炉子,到时候,你就再也不用为生火发愁了。”

郑宁一怔。

不知道她的五哥,会给她怎样的一个惊喜?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